第12部分 (第1/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罾���緇勞殉9臁⒆呦章返男願裉卣骺杉�話摺�
第二,敢犯上司。袁崇煥善待同僚,體恤下屬,“煥得大將風,士卒同甘苦”。但是,袁崇煥不善於“應對”上司。有人說:“舉世所不得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他不愛錢,不惜死,不辭勞怨,不避嫌疑,而秉性耿直,忠於朝廷,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他於經略王在晉:深受其倚重,並被題為兵備僉事;但是,“崇煥薄在晉無遠略,不盡遵其令。及在晉議築重城八里鋪,崇煥以為非策,爭不得,奏記首輔葉向高”。袁崇煥以區區小官,在唯諾成風的官場中,冒犯上司,徑直奏記,是何等剛直,又有何等膽魄!他於大學士孫承宗:深受其器重,並被委任築守寧遠;但是,孫承宗、馬世龍出擊後金,兵敗柳河;他不顧及孫承宗之情面而揭斥道:“前柳河之失,皆緣若輩貪功,自為送死。乃因此而撤城堡,動居民,錦、右動搖,寧、前震驚。”他於經略高第:高第代孫承宗後,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將士入關。崇煥抗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高第沒有辦法,聽其守寧遠。他於督師王之臣:先是請移滿桂往它鎮,桂被召還,王之臣又奏留桂。“崇煥以之臣奏留桂,又與不協”。他於廠臣魏忠賢: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內外大權,一歸忠賢”,魏忠賢“矯詔遣其黨太監劉應坤、陶文、紀用鎮山海關,收攬兵柄”。崇煥具抗疏言: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5)
兵,陰謀而詭道也,從來無數人談兵之理。臣故疏裁總兵,心苦矣。戰守之總兵且恐其多,況內臣而六員乎?又所轄之隨行,軍法不得問者,不知幾許乎?昨部臣崔呈秀疏諫廠臣魏忠賢,約束內官,不幹與部事。部事且不令干與,況呼吸存亡之兵事乎?
疏上,天啟帝拒納。崇煥雖盡力與忠賢委蛇,卻終不為其所喜,而引疾辭職歸裡。袁崇煥一心忠君,以社稷為重,竭力抗禦後金,圖復遼東失地,因而敢於冒犯上司,不太注意與上級的人際關係。正如《天啟朝袁崇煥人際關係的變化》文中所論:“他並不重視向上看的聯絡上級的人際關係,他重視的是同僚關係,以及與下屬的人際關係。他向下看多過向上看,他不急於升官。”袁崇煥自賦詩句:“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是其價值取向,也是其孤迂性格的詩詞表達。
第三,敢違聖顏。在帝制時代,君威至高,皇權至上。袁崇煥不僅犯上司,而且違聖顏。後者,僅舉講款與斬帥二例。講款,為廟堂之大事。天啟末講款,袁巡撫首疏。遼東巡撫袁崇煥聽聞後金汗努爾哈赤死,遣使弔喪,探其虛實。此事雖由內臣主持,卻未先行奏請聖旨。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二十八,《明熹宗實錄》載督師王之臣和巡撫袁崇煥奏報:“奴酋哈赤死於瀋陽,四子與長子爭繼未定。”第二天即二十九日,袁崇煥復奏:“臣敕內原許便宜行事,嗣有的音,方與在事諸臣會奏。”可見,此奏上報之時,李喇嘛已派出。十二月十三日,《明熹宗實錄》載:李喇嘛返回,袁崇煥奏報,得旨:“夷在,無急款以失中國之體。”此奏報雖優旨許之,後卻頻旨戒諭。“崇煥卻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鮮被兵,言官謂款議所致。御史智鋌、劉徽、李應薦等交章奏劾,甚至王之臣與袁崇煥緣此而“意見異同,遂成水火”。袁崇煥具疏抗辯,無濟於事,寧錦捷後,引疾歸裡。右副都御史霍維華為其疏鳴不平,卻得到“袁崇煥講款一節,所誤非小”的罪名。崇禎初講款,袁督師又議。但是,僅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間,皇太極與袁崇煥往來書簡12封,《崇禎實錄》和《崇禎長編》均沒有記載袁督師向崇禎帝奏報此事。斬帥,亦為廟堂之大事。袁督師計斬總兵毛文龍,雖同輔臣錢龍錫私商過,卻未先請旨,先斬後奏,以致留下“擅殺”罪名。錢龍錫“悉封上崇煥原書及所答書”,得無死,遭謫戍。特別是朝廷派太監監軍,他上疏反對。
袁崇煥墓
袁崇煥在奏疏中,陳述自己的性格稱:“臣孤迂耿僻,原不合於邊臣舊格。”孤迂、廉直、耿僻是袁崇煥重要的性格特徵。因其孤迂,則是其所是,而行險路;因其廉直,則非其所非,而冒犯上司;因其耿僻,則不工阿附,而觸違聖顏。由是,袁崇煥的孤迂耿僻性格與崇禎帝的剛愎暴戾性格發生了衝突。袁督師的歷史悲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從心理史學視角看,是袁崇煥孤迂耿僻性格與崇禎帝剛愎暴戾性格之間衝撞的結果。在帝制時代,正人君子,名節清流,仕途坎坷,難得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