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領頭者,那可是需要極大勇氣與膽量的!所以說要乘勢而起,如果沒有很好的氛圍烘托,誰敢先帶這個頭?除非你吳三桂打過來了。
再看軍隊,昔日的東亞巨無霸滿洲鐵騎雖已無復當年之勇,但告別戰爭時間也不長,再退化再腐朽,實力依然強勁,仍是帝國的基石。廣大綠營雖說分化瓦解了一批,可擔當帝國保衛者的依然眾多(誰讓咱漢人多呢),而且戰爭後期表現得還不錯。
單說西北,打敗王輔臣的中堅力量就是被稱為“河西三漢將”的張勇、王進寶和趙良棟,個個頂呱呱,並全面貫徹落實了康大帝“以漢攻漢”的方針。
面對這樣一個大帝國,吳三桂實力不可謂不強,有經營十幾年的雲貴為依託,強大戰鬥力的軍隊為保障。人才不可謂不多,一班文臣武將,皆是一時之選,且自己也是疆場上立馬橫刀幾十年的人,武功應比真實的康熙強多了。人心也不可謂不齊,一幫鐵桿成員,就是後來局勢江河日下了,對吳家也是赤膽忠心的。
不過這一切與人家一PK,還是小巫見大巫了。吳三桂要想取勝,很明顯惟有趁著康熙不備,帝國的綜合優勢還未來得及展現時,趕緊打他個措手不及,並不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憑著兵精將勇,一鼓作氣才行。
可惜吳三桂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在長江邊飲馬後,竟停下了,不思進取了,想劃江而治了,結果美好的願望沒實現,卻讓康熙緩過勁來,調整準備好後,掉轉頭來打。從此,吳三桂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只能向著敗亡的道路,無可奈何地走下去也。
吳三桂為啥不過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做的決定,自然要對以後的失敗承擔首責。能在相對劣勢中,發揮自己最大優勢,以弱勝強,領袖的作用至為關鍵。吳三桂恰於此時,也證明了他還差得太遠,根本就不是一個成大事之人。
其實他當時不過江,乘勢東進打下南京,佔據江淮,再與耿精忠南北夾擊,把江浙這一片天下最富庶的地方拿過來,作為日後的依託,可比雲貴強多了;同時也給清廷一個更加沉重的打擊,畢竟帝國財政實有賴於此。此消彼長,再打相持戰,康熙可就沒那麼多便宜可佔嘍。 。。
戰後簡要來回顧(下)(2)
還有一點,就是團結問題,也十分重要。雖說吳三桂是核心主力,戰爭勝敗的關鍵在自家人的努力,但一個好漢三個幫,若響應者不僅眾,而且還能擰成一股繩,力量豈不更強,豈不更有贏的希望?
可惜,各個戰場的反清武裝表面上團結在吳三桂的旗幟下,實際上卻都是各自為戰,只顧自家利益,沒有全域性觀念,說是一盤散沙絲毫不為過。
吳三桂本人作為盟主,自然想有以他為核心的團結了,也在努力去做,但收效甚微。湖南主戰場外的另兩大戰場,西北王輔臣與東南耿精忠,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與其說是老吳的左膀右臂,不如說是獨立的小王國。
王輔臣可能還有反心不堅在內,以致後來處境日益艱難,卻寧願守在平涼被清軍包圍,也不願南下與吳軍會合。
而耿精忠更是搞笑,明明是他邀請臺灣鄭經派軍過來幫忙的,卻因雙方利益糾紛,很快又鬧翻了臉,以至耿後來在與清軍作戰的同時,還要防著鄭軍的襲擊。另外,他在福建儼然自成一體,如果反清勝了,吳三桂說不定還要與他來一場統一戰呢。
至於尚之信、孫延齡之流,就更不用多提了,吳三桂真正可以依靠的還是他的老部下們。湖南戰場不說了,四川的王屏藩一直忠誠有加,最後也是力竭自縊而死。所以三藩之亂,實則只是吳清大戰也。
最後,就要提到反清舉什麼旗的問題了。吳三桂剛起兵時,並沒有像很多時人希望的那樣,高舉復明大旗,而是扯了一個自家旗,自號周王,最後乾脆再上一臺階,做了大周的皇帝。
不錯,這確實讓他流失了一幫支持者,漢人士大夫階層中越發明顯,其他如鄭經,本來聽到吳三桂反清復明,高興得很,合作態度很是積極,後來得知不是那麼回事,立馬分道揚鑣。
明朝畢竟是漢人最後一個王朝,時人有很多也是昔日大明的臣民,面對異族不是溫和的統治,故國之思縈繞心間也屬正常。即使以後,歷經幾代,故國已算不上了,反清復明的旗幟依然飄揚,並不是大明有多好,而是有民族的情感在裡面。
如今,吳三桂不打這面旗幟,也非愚蠢地想不到這一點,不然也不會在討清檄文中提到大明,出征前還要去拜永曆帝陵了。他此舉自然有他自己的考慮,這裡不多做分析,反正初期不打復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