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業人口是有可能的。在距下游200餘英里的樓蘭古城,由於蒸發嚴重,河水的鹽分越積越多,情況一定更糟。墾荒努力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治理無方,或發生了戰亂,也不是因為缺乏追求土地的移民,而完全是河水的極度鹽鹼化造成的。

1906年2月23日,亨廷頓進入了吐魯番。3月中旬,抵達新疆省會烏魯木齊。4月7日,從塔城出境,經西伯利亞到達莫斯科。

三、另一個意義上的取經僧——橘瑞超西行(2)

一年以後,1907年7月,亨廷頓的考察紀實《亞洲的脈搏》問世。亨廷頓對塔里木這個地理單元特別重視,這顯然受到斯文·赫定、斯坦因的影響。斯文·赫定和斯坦因不約而同地將塔里木叫做“亞洲腹地”,然而亨廷頓卻認為“亞洲心臟”這個代稱更形象。《亞洲的脈搏》是這樣命題的:塔里木是“亞洲的心臟”,塔里木的文明,是典型的綠洲文明、內陸文明,塔里木的內陸河,是為“心臟”供血的脈絡,內陸河的豐沛枯涸,是塔里木文明的生死玄關。只要亞洲的脈搏仍然在有力地搏動,亞洲的心臟必將堅強健康。

20世紀前期,國外出版過許多中國西部探險書籍,而且成為世界性的閱讀熱點。中亞探險考察家們,都遵循斯文·赫定首創的寫作模式:每次考察結束,總要寫兩本同題材的書,一本是科學考察報告,另一本是通俗探險記。亨廷頓的科學報告是《氣候與文明》,通俗探險記則是《亞洲的脈搏》。與從歷史人文角度記述西部的書籍相比,《亞洲的脈搏》則好比是在同一個舞臺上轉換了一個視角,沙埋古城、綠洲興衰、古道風情……成為地理學家為深化研究課題——氣候與人類文明發展變化的關係——特設的佈景。

探險家與探險著作

中外眾多“尋訪夢幻的古都”樓蘭的探險家裡,日本釋子橘瑞超是出道時最年輕的一個,1908年參加大谷探險隊來華時,年僅18歲。他先後兩次來西域探險,第一次在1908——1909年,第二次為1910——1914年。他以年輕人的果斷、幹練,克服了許多困難,所獲亦豐,但是由於沒有如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等人那樣重視對探險報告的撰寫,所以他的探險經歷本身還有許多地方弄不清楚,構成另外一個意義上的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知名度。

就斯文·赫定而言,他的探險報告幾乎比他的成果本身更有影響。他每次探險歸來,第一件事就是介紹探險成果,撰寫有關著作,到後來,他還在探險中,其報告就已出版並引起轟動。比方他還與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滯留在烏魯木齊,出版商就根據他的書信、日記為他編成《戈壁沙漠橫渡記》(20世紀30年代的中譯本名為《長征記》),以英、瑞、德幾種文字出版。除科學報告之外,他們都重視寫作與之配套的通俗遊記。比方斯坦因第一次西域探險結束後,出版了科學報告《古代和闐》,同時還寫了另一本遊記式的作品《沙埋和闐》。就橘瑞超而言,在探險中他一直以赫定及斯坦因的後輩自居,但終其一生,他沒有寫出任何一篇有關自己第一次探險的文字,第二次探險歸來,也只是寫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中亞探險》,內容只相當於六七萬中文字。這樣,外界對他的探險經歷的瞭解,當然要粗淺得多。而且不幸的是,在1924年,由於暫居的興善寺失火被燒燬,橘氏的探險日記幾乎全部燒光,僅餘的有關第一次探險(1909年6月17日~6月23日)的一點點內容,於1927年4月刊登在日本佛教刊物《大乘》上。他對於樓蘭古城的探險,據我所見只有《中亞探險》第69節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第一次探險,實地考察了斯文·赫定博士所說古代樓蘭遺址,獲得了許多發掘品,在其南面遙遠的地方,發現了兩位博士(指斯文·赫定與斯坦因)都沒有到過的兩處古代遺址,遺憾的是,沒有獲得能夠確定樓蘭地位的材料。 。。

三、另一個意義上的取經僧——橘瑞超西行(3)

由於此行橘瑞超發現了著名的《李柏文書》,而關於這些文書的發現過程又是至今學界爭論不休的題目,所以僅有以上那幾句話,當然遠遠不夠。儘管如此,年輕的橘瑞超曾成功地抵達了人跡罕至的樓蘭古城,並獲得了包括《李柏文書》在內的大量文物是無可置疑的基本史實。

橘瑞超怎樣找到樓蘭古城

那麼,初到羅布荒原的橘瑞超怎麼能夠單槍匹馬地找到樓蘭而沒有迷路,就成了解決《李柏文書》之謎的一個前提。1992年在烏魯木齊召開“20世紀西域考察與研究”國際學術會議時,日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珠光寶鑑

珠光寶鑑

打死也不說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女相

女相

中國必勝
遊戲 完結 70萬字
姑娘威武

姑娘威武

中國長城網
遊戲 完結 20萬字
太古仙帝

太古仙帝

公主站記
遊戲 完結 175萬字
馭龍無雙

馭龍無雙

溫暖寒冬
遊戲 完結 40萬字
意外吻上你的心

意外吻上你的心

莫再講
遊戲 完結 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