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耶律俊忍不住笑說:“大石兄死到臨頭,還這樣憂國憂民,可敬,可嘆!”說著他向身後操刀在手的兩名衛兵使眼色,撥馬向來路揚鞭而去。兩名持刀衛兵向耶律大石走去,其餘衛兵跟在耶律俊身後,押著空囚車向城裡走去。
兩名持刀衛兵來到耶律大石身後,倆人同時抬腳踢耶律大石的膝蓋關節,耶律大石雙膝一屈跪在地上。持刀衛兵不摘枷鎖,其中一名衛兵高舉起手中刀就往下砍。只聽“呀”的一聲,舉刀衛兵雙腿一軟突然跪在地上,手中刀“咣”的一聲掉在地上。站在耶律大石身後的另一名持刀衛兵一愣神的功夫,脖子上中了一支精巧的花箭,悶聲悶氣慘叫一聲倒在地上。
一個身穿黑衣黑褲,臉上戴著惡鬼面具的人影從不遠處的土丘後現出身來,幾步躥到跪在地上的耶律大石跟前,拾起中箭衛兵扔在地上的砍刀,揮刀砍開耶律大石脖頸上的枷鎖,拉起耶律大石向遠處跑去。
當耶律俊發覺異常帶著衛兵返回來時,黑衣鬼麵人與耶律大石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 想看書來
第4節
這天,天祚帝耶律延禧在遼中京皇宮文華殿揮筆作畫,文妃在一旁觀看。
契丹民族是個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民族。遼王朝建立之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就非常重視學習中原唐、宋文化。遼代宮廷曾經出現過許多有造詣的藝術家。遼太祖長子、東丹王耶律倍,一直醉心中原文化,能寫一手好字,擅長作畫、吟詩作賦。曾作畫“射鹿圖”“射騎圖”“獵雪騎”“千鹿圖”等,被當時的北宋宮廷收藏。
天祚帝生於遼道宗大康元年(1075年)。他出生的第三年,也就是遼道宗大康三年,他的父親太子耶律浚,母親太子妃先後被耶律乙辛奸黨害死。接下來,耶律乙辛奸黨把目光投向耶律延禧。因為耶律延禧是道宗皇帝的嫡生皇孫,將來有可能繼承皇位,而耶律乙辛害死耶律延禧的父母,是耶律延禧不共戴天的殺父仇人。一旦將來耶律延禧繼承皇位,耶律乙辛將死無葬身之地。
可以說,孩童時代的耶律延禧整天生活在膽戰心驚之中。
最危險的一次是道宗大康五年(1080年),道宗皇帝要到夾山打獵。夾山在中京西千里之外的大山中,路途十分遙遠。道宗皇帝正猶豫著帶不帶皇孫耶律延禧去,耶律乙辛認為機會來了,他極力勸阻別帶耶律延禧去夾山。理由是去夾山要透過平地松林,山路崎嶇,林海茫茫,極不安全。
當時任耶律延禧老師的蕭兀納看出耶律乙辛的鬼心思,對道宗皇帝說:“皇上,還是帶上皇孫去打獵吧。古人說,皇帝車駕遠遊,留下皇孫在宮,沒有得力之人保護,恐怕生出意外。如果非得要留下皇孫在宮中,臣要求留下來保護皇孫。”
道宗皇帝考慮再三,決定帶皇孫耶律延禧去夾山秋獵,使耶律延禧躲過一劫。
耶律延禧整天生活在擔驚受怕中。6歲的時候,他被封為梁王、太尉兼中書令。9歲時,進封為燕王。到18歲,開始總管北、南院樞密事加尚書令,並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8年後,遼道宗死於混同江行宮,留下遺詔由皇孫耶律延禧繼位。
天祚帝即位之初,遼朝的各項生產都有新的發展。契丹、漢、女真等民族經濟文化都有一定的交流和發展。朝廷及貴族手中掌握著大量的糧食,畜牧業的發展也十分興旺。僅馬匹就有幾千群,每群不少於一千匹。同時,遼國的鹽業、冶礦、鑄錢、印刷等手工業生產也有長足發展。
但是,自幼生活在膽戰心驚中的天祚帝多愁善感、憂鬱多疑。醉心於琴棋書畫、歌舞昇平,厭倦朝政上的爾虞我詐、砍砍殺殺。他即位以後醉心漁獵,不理朝政,荒淫無度,使大遼國很快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天祚帝熟練揮動手中畫筆,一幅《草原獻春圖》一揮而就。
站在一邊觀看的文妃由衷稱讚說:“畫的好,好一幅‘草原獻春圖’。”
天祚帝自信地看著自己剛作完的畫,扭頭問文妃:“愛妃,朕這幅圖能不能與東丹王的‘獵雪騎’一比呀?”
文妃說:“聖上這支畫筆,不亞於南朝唐、宋書畫名家!”
天祚帝擲筆走到一邊的桌前坐下,嘆息說:“朕自幼生活在風雨飄搖中,朝不保夕,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如能自幼潛心研習琴棋書畫,到現在早成名成家了。南朝宋廷秘府收藏了東丹王的‘獵雪騎’,朕的畫也會被南人收藏。”
文妃說:“皇上做了我大遼國一代天子,坐享海內,統御萬方,令中原宋廷不敢正視我朝。是人生的大成就,比當個書畫名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