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麼就從今天開始,變得不再抱怨生活,而是努力去改變現在的生活,勇於接受生活所給予我們的一切,不僅僅是甜美,更有苦辣。
我們也都曾知道,一直抱怨生活的人活得比任何人都累,因為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在這類人眼裡,看到的只有自己的付出和別人的擁有。比如說自己辛辛苦苦的幹活卻只能騎腳踏車上班,而別人每天都在家閒逛,卻能開上寶馬;比如說自己按時上班,踏踏實實工作卻只是一個小老百姓,而別人看似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卻官運亨通。
可是這類人卻往往沒有看到自己的所得,比如說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比如說自己現在的這種休閒生活,比如說自己的前途,比如說自己一切的一切。
抱怨就如同心態一樣,在很多時候是可以傳染的,甚至可以形成一種習慣。而人們一旦形成這種不好的習慣,那麼當他們每每看到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先用抱怨的目光去審視這件事情。即便事情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他們也能從中找出一些不足來大肆宣揚,破壞原本的平靜。因此,人們應學會不要抱怨,同時還要懂得很好地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如果把生活比作沙漠,那改變就是一條唯一的出路。
改變從此開始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都在自己的作文中說將來的願望是當一個小丑。
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也!”
美國的老師卻是說:“願你把歡樂帶給全世界需要歡樂的人!”
決定改變就不會太晚(1)
自從人類有了思想,改變也就沒有停留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改變,人類的生活才一天好過一天。也正是有了這個改變,人類才成為地球的主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不適應自己的生活,那你就決定改變,決定改變生活,決定改變你自己,因為決定了改變就不會太晚。
當然改變並不是隨時都能進行的,是要有一定條件的。因此,在改變之前要“識時務”。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把改變當成是一次戰爭,一次對自己的戰爭,那你就必須得了解自己,必須得了解自己所生存的這個社會。這樣才能將自己的“改變之戰”進行得更順利。
想改變自己,首先是瞭解自己。自己對於自己來說很多時候都是“當局者迷”。你周圍的人才是“旁觀者”,因此要了解自己並不是僅僅靠自我反思,要多向你周圍的人請教,請他們指出你的優點和缺點,越能瞭解自己,也就能把這個改變進行得越徹底。
一個心態非常消極的人要想改變自己,就得先明白自己為什麼消極。為什麼會對生活沒興趣。首先就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說自己的性格,比如說自己的人際關係,還有就是自己平常對待生活的態度,等等。因為自己對自己的這種生活方式已經習慣了,並不能作出很正確的評價,因此要求助於你周圍的那些人,因為只有他們對你才是真正的瞭解,你有什麼優點什麼缺點,他們都看得一清二楚。
藉助周圍的人,讓他們幫助你找出你的優缺點,這你就得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了:
一般的人都不希望受到別人的批評,而聰明的人卻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並從中彌補自己的不足。與其等待對手來找你的缺點,還不如接受別人的批評來找自己的不足。因為別人看我們總比我們看自己看得清楚、實在。
詩人惠特曼曾說:“你以為只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贊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兒,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
法國作家拉勞士福古也曾說:“敵人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近事實。”
這些話都非常正確,被人批評的時候,不要採取防衛姿態,而是要提醒自己去改變。並在這種微小的改變中瞭解自己。
其次是要了解你所生存的這個社會。個人生存的這個社會包括你周圍的人情世故和一切對你的思想有影響的東西,畢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思想所控制的,要想改變自己,就得先從思想上下手。因此,在改變思想的時候我們得弄明白影響我們思想的因素是什麼。是什麼人,是什麼物?只有先弄明白了,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改變。
假如是一個上班族要想改變自己,在很多時候,就得先了解自己生活與工作的環境。看看自己之所以處在現在的局面,是不是由於周圍的人對你影響太深,或者說你所做的工作對你影響太深,如果是的話,你就最好能換一種環境來生活,有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