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流寇正文卷第三百六十章多爾袞害我桑園,離吳橋的運河畔一處小鎮,鎮上居民多姓莫,據族譜顯示乃是唐德宗神策軍大將軍莫仁的後代。
當年吳橋之變,桑園這裡同樣也被亂兵洗劫,雖說此事已經過去十三年,但鎮上依舊可以看到不少長滿青草的殘磚斷垣。
凌晨時分,桑園一帶下起雨來,不大,到了午時方才漸漸停了下來,但天空卻沒有為之轉晴,仍是一片晦暗,這使得設在桑園鎮南運河畔的清軍大營看著就好像被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
緊靠清軍大營的運河邊停靠著一隻龐大的船隊,上面打的既非滿洲八旗旗幟,也非漢軍八旗旗幟,而是恭順王旗,一些標旗則為孔字。
三順王的兵馬在清軍之中具有“半獨立”性質,同漢軍八旗一樣都是漢人,可卻不歸漢軍八旗,這是當年皇太極給予三順王的特殊待遇。不過聽說滿洲大學士剛林已經上書攝政王建議將三順王兵馬也隸歸漢軍八旗,此事正在商議之中。
雨停之後,隨軍民夫在孔部漢軍的指揮下將遮雨的麻布一一掀開,免得船艙中的糧食因為溼熱發黴。這次南征山東,除在北直降清地區籌措糧草外,清軍自身也攜帶了很多糧食。
京畿現駐紮著十幾萬大清兵,每日食糧如天文數字,而京畿一帶殘破,單靠京畿根本無法提供清軍所需糧草,故而必須從關外往關內大量運糧。
幾個月來,山海關城運糧的馬車就是絡繹不絕,沒有一日中斷過。而其中有很多糧食來源於朝鮮。
糧船前面是炮船,裝炮的船隻大概有百多條,有的船上裝了幾門炮,有的船上卻只放了一門炮。但那炮身卻是無比巨大,船身吃水很深,炮管上面還披掛有紅旗紅布。這就是被清軍稱為“天佑助威大將軍”的紅衣大炮,原名紅夷炮。十三年前,當時還叫後金的滿清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明朝購買的西洋紅夷大炮,從此之後,在對明朝的戰爭中,清軍開始取得絕對的炮火優勢。
松錦大戰中,清軍光是這種重達幾千斤重的紅衣大炮就多達六十門,於戰事中發揮極大戰力,接連轟塌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斷絕了明軍的糧道,從而奠定松錦大戰勝利的基礎。
孔有德部本就是明朝登萊巡撫孫元化重金打造的火器新軍,降清後孔部的火器優勢被皇太極進一步加強,導致孔部雖只有六千漢軍,但光是紅衣大炮就有25門,其餘大小銅鐵各炮多達六百餘門,火銃上萬杆,是三順王火器實力最強的,新晉平西王吳三桂更是不如。
八年前對朝鮮作戰就是孔有德等三順王充當前鋒,憑藉朝鮮人難以想象的火器優勢迫使朝鮮投降清朝,從而使明朝失去了東面牽制清軍南下的重要藩屬。
這一次奉攝政王之令隨肅王豪格南下平定山東,孔有德部是傾巢而出,連同隨軍輔兵民夫多達兩萬人,動用天津段漕船400餘艘,各式車馬500餘輛,牲畜戰馬7000餘頭。
滿洲那邊,披甲人3000,隨軍阿哈2000,戰馬5000餘匹,羽箭十餘萬枝,各類甲衣七千餘付,幾乎是半個正藍旗的家底。
同明朝出動千餘家丁配些輔兵就敢號稱上萬大軍不同,滿清用兵不計阿哈民夫,所以淮軍方面偵察到的情報顯示清軍南下只有不到萬人的真滿漢軍。
實際上,要將隨軍阿哈、民夫輔兵算上去,此次南征山東清廷動用的人手也是多達三萬的。
而且,滿洲八旗所屬阿哈的戰鬥力並不弱於漢軍綠營。
清軍未入關前,在遼東能給披甲人為奴實際是被清軍披到關外漢人的一種奮鬥目標,那樣能讓他們有機會隨軍,從而改變奴隸身份獲得抬旗資格。因而上了戰場,這些阿哈反而比滿洲人更兇殘,歷次清軍入關屠城,阿哈們都是是首當其衝。
出京時,孔有德於妻子白氏曾言如此陣仗對付山東土寇,簡直是牛刀殺雞,何須肅王率滿洲壓陣,便是他孔有德一人也能剿平魯地。
更言此去山東乃光宗耀祖,要以大清恭順王爵入孔府,祭孔林,因為他孔有德乃是孔聖後裔。
孔有德無子,只一女名四貞,乃白氏所生,今年十歲,被孔有德視為掌上名珠,出外征戰都將這明珠帶在軍中。
這次南下孔有德同樣將白氏同女兒帶在軍中,因為桑園這個地方有不少梨園,早上白氏便同女兒在參領陳德等人的保護下去梨園摘梨了。
這個陳德是清軍唯一浙軍出身的軍官,當年渾河之戰時才15歲的陳德被金軍箭枝射中,同在軍中的叔叔將其藏在馬車下面,可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