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扶保潞藩、福藩南下各自為帝,人為製造兩個明朝,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
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在於三點,一是南都的明政權現在不知道崇禎及其三子是否活著,因此帝位空懸。
二是南都政權只在淮西、武昌有兩支強大兵馬,而在其餘地方並無強軍。淮軍以東海水師沈廷揚部海渡兵馬至江南,不會遇到當地明軍的阻攔。
三是,無論潞藩還是福藩,都有資格被擁立為帝。
基於此三點,陸四提出製造“兩個明朝”的大膽設想,只要將所擁立的明朝親藩送到江南,並同時傳出崇禎及三子殉國訊息,已經等了一個多月的南都文武肯定要立即擁立新君。
他們等不了。
如此一來,成功“脫險”南渡的福藩或潞藩就會如願祭拜孝陵,從而成為明朝南方的新君。
這不是陸四前世“四鎮”武夫策立,而是正統承繼,遠在武昌的左良玉無話可說,近在鳳陽的馬士英同樣也必須接受事實,更莫說黃得功和劉良佐這兩位還不算大人物的軍頭。
先送福藩還是先送潞藩,陸四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先送潞藩過江,讓這個原本就是東林黨最支援的“賢王”先為帝。
好處是三個,第一自然是潞王膽子太小,易於控制;
二是潞王登基不會遭到東林黨反對,東林黨的魁首史可法就是南都的實際掌權人,因此在沒有福藩競爭的情況下,潞藩的上位可以說是毫無阻力;
三是潞王承序資格不如福王,又知福王想要除掉他,故而當上皇帝后一定不會同後面成立的福王政權妥協,從“兩個明朝”變成一個明朝。
只要兩個明朝爭相拉攏陸四,競賽“酬北”,陸四才能源源不斷的從江南獲取錢糧。
哪怕在北方不斷的吃敗仗,只要有南方的兩個明朝持續“輸血”,淮軍就能頂下去。
這個局面很有點像當年的蒙金宋。
當然,陸四隻是借鑑這段歷史,他絕非完顏韃子。
孫武進臨危受命,肩負起保衛明朝的重任。
他是陸四眼下最值得信任,也是唯一能拿出手先去建立一個明朝的人選。
因為,這傢伙夠黑,夠狠,也夠狡猾。
不識字的人,有的時候比識字的人還難對付。
要想確保孫武進這個明朝的秦檜能坐穩,不會被人拉下馬來,首先就必須要有武裝為其保駕護航。
陸四將孫武進原本指揮的旗牌隊1000精兵交由其統領,這支旗牌親兵隊也將成為潞天子的錦衣親軍。
再調馮漢部500騎兵,第二鎮抽2000人,第三、第四兩鎮各抽3000人,計9500名官兵隨孫武進南下。
以南都和江南區域的明軍實力,孫武進手頭這9500名“明軍”可以說是無敵的。
另外沈廷揚的東海水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孫武進的外援,江南真要發生戰事,這支水師可以隨時將通泰的第三鎮運過江。
屆時是淮賊南犯還是友軍來援,就要看形勢的發展了。
光有兵馬不行,還必須為潞王政權配備一支同南都政權稍有不同的文官隊伍。
海州這些被截扣的南下官員就是很好的政府班子成員,尤其是這幫南下官員還“自覺”形成了擁福派、擁潞派
擁潞派的成員多是東林復社成員或與東林復社有關係,這些人隨潞王回到江南雖有“投順”之嫌,但東林黨和復社肯定不會拿自己人開刀,加上潞王又是他們最支援的藩王,一個以潞王為天子的完全東林黨政權可以說是必然建立的。
但南逃這些擁潞派官員畢竟有“降順”的汙點,即便黨內不會追究他們,這些人在南都政權也未必如意,因此利用好這些人,不僅能對東林一家獨大的“潞天子”政權造成麻煩,也會給淮軍在南都政權中批發出一幫小秦檜來。
一個大秦檜外加無數個小秦檜,以及一個由於淮軍的鼎力扶持才坐上皇帝寶座的天子,這個“潞天子”政權可能比“福天子”政權還要親近江北。
孫武進身後馬車內坐的就是潞王,他一路上都在背誦一段講話稿。
陸四親手寫給潞王的講話稿。
“呼!”
都督在溝渠邊滿臉泥水的樣子彷彿就在剛才,想到自己肩膀上的重任,孫武進深呼吸一口,從馬上翻身躍下,朝右邊站立的幾十名官員一指,喝道:“你們過來!”
這架勢可把陳名夏、高鬥先、餘允中等擁潞官員嚇了一跳,一幫人猶豫著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