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淮軍佔領鹽城、興化、寶應一帶後,便有部分忠於明朝計程車紳舉家逃難,有往淮西、江南逃的,也有往安東逃的。
往安東逃就是因為漕院臨時駐地在此,用陸四前世的話講,叫政府在那裡。
逃往安東的地主士紳之中又以相鄰不遠的鹽城縣居多,前些日子這幫人就天天聚在漕院門口請求部院早發大軍平賊,那一個個咬牙切齒的恨不得能馬上給官兵帶路把泥腿子們都殺光。
吳茂才也是其中之一,帶人刨了陸家祖墳的次日,他便帶著孫保連同一家老小三十幾口人逃到了安東。
不跑不行,這陸家祖墳被刨了,那反賊陸四能不帶人回來找他算賬?
因為吳茂才是進士出身,又做過德州知府,尤其他還率人刨了反賊頭子的祖墳,所以不但被路振飛接見兩次,在安東縣城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那幫“逃難”的地主士紳更是說什麼陝西出了個邊大綏,淮安出了個吳茂才。
邊大綏何許人也?
此人是陝西米脂縣的知縣,曾奉陝西總督汪喬年的密令刨了李自成家的祖墳。
只是同刨了李自成家祖墳之後就嚇得辭官不知下落的邊大綏不同,吳茂才絲毫不懼陸賊的報復,反而將此事大肆喧染,唯恐別人不知道。
這不是他吳老爺昏了頭,而是別有用心。
如今淮揚鬧起賊亂,府縣官員死難無數,官軍平定賊亂之後朝廷必定要重新委任官吏,所以吳茂才便想憑刨反賊家祖墳這一功勞能在家鄉為官。
這在從前不可能,現在嘛,時局不同,用人權急奪情,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路振飛這位總督雖接見過吳茂才兩次,但對他刨人家祖墳的事其實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小人做法,非士大夫所為。
但因吳茂才忠於朝廷,不計個人名聲與生死,故路振飛也不好多說什麼。也的確是想向朝廷起用他,但因淮安城尚在賊人之手,路振飛自己都與京師斷了聯絡,這事只能放在後面再說。
然而沒過幾天路振飛就聽人說城中到處流傳什麼陝西出了個邊大綏,淮安出了個吳茂才的話。
這讓路振飛勃然大怒,下令以後不許再提刨陸家祖墳的事。
為何?
什麼陝西邊大綏、淮安吳茂才的,這哪是給朝廷出氣,分明是給賊人漲臉!
他吳茂才和邊大綏並稱了,那陸家子豈不是能和李自成平起平坐了?
這事,便漸漸的給壓了下來。
吳茂才一直盼著撥開雲霧見日月,哪曾想局面一天比一天壞,官軍圍攻淮安城數月竟不能破城,而那北方的闖賊兵馬也南下了。
且聽人說那陸家子奉了闖賊為主,被李闖封了什麼節度使,這讓吳茂才有些後悔不應該刨陸家祖墳。
只事已至此,他也沒有後悔藥可吃,每日便只能燒香拜佛求菩薩早日顯靈,官軍能夠大敗賊兵。
可能是香火貢的不夠,菩薩將賊兵引來了安東。
淮軍破城當日,吳茂才手裡拿著繩子幾次就要懸樑,他知道若是落在反賊手裡,就憑他刨陸家祖墳之罪,定然是生不如死。
幸運的是,淮軍佔領安東後忙著收編降兵,安定人心,沒有在城中甄別那幫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地主士紳。
第三天淮軍還開城允許百姓出入,吳茂才一家趁機分成幾批混出了城,出城之後便去了東安縣境東北的黃圩。
那裡住著吳茂才夫人孃家表兄饒煥宗一家,饒煥宗也有功名,萬曆年間中的舉人,淮軍起事後,他同附近的鄉紳一樣也拉起了隊伍結寨自保,也就是鄭標所稱的“土賊”。
對於表妹夫一家的到來,饒煥宗是相當歡迎的,讓他們躲在饒家為主的寨子裡,並嚴禁族中任何人對外說起這事。
只是,漸漸的饒煥宗的心理發生了變化。
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隔壁鎮的地主吳老二因為帶人向淮賊投誠,被什麼節度使封了個大順都尉的官。
這傢伙,打安東城回來後吳老二就抖逼活塞的很,連擺三天宴席,請了江淮戲的小班子唱足三天,搞得四里八鄉的現在都曉得吳都尉,不曉得他饒舉人了。
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那淮賊並不像一般的土匪流寇打砸燒搶,反而真跟官軍一樣安民,對地主士紳們也不打壓,只要照常交糧就好。
饒煥宗的心理防線一步步開始坍塌,最後,淮安總兵張鵬翼率部降賊的訊息徹底擊垮了他為大明“守節”的最後一道防線。
於是,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