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就是這麼一位老先生,你還不能不讓他說話,因為據說上頭有領導非常欣賞他,說他理論水平高。如果一個重大專案沒有他參與,上頭的領導就要問為什麼不找他。其實王長松也打聽過,上頭那位領導只是當年落難下放的時候與唐克中有過一夜長聊,當時對他佩服不己。領導復出之後,日理萬機,哪有時間關心唐克中現在研究的東西。
唐克中好不容易說完了,看起來似乎還挺累的樣子。王長松趕緊結合著他說的內容,挑出幾條發表了一點贊同的意見,然後開始尋找下一位發言者。
有了一個開頭的,後面的人倒也就不忸怩了。這些人都是混過場面的,這樣一個會議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存在怯場的問題,只是不願意成為第一個發言的出頭鳥而已。
“我從我們研究院的角度談談這個問題吧……”來自於農業機械化研究院的一名專家開始發言了。照例,他要先結合中央領導的最近講話精神談談國內背景,然後再結合世界科技發展潮流談談國際背景,最後算是落到了實處,提出一些發展方向。
“我們的建議是,應當優先發展機、重點發展拖、儘快發展具、間隙發展車。這個機,就是指發動機,要做到汽柴並舉、合理分工、高低搭配、形成體系……”那年代的專家語文都是跟語文老師學的,一張嘴就是排比句,朗朗上口,易學易記。
國家農機院的專家說完,京城農機所的專家站起來,先充分肯定了前一位專家的意見,然後提出了幾點“補充”,補充的意思就是否定國家院專家提出的順序,認為應當把拖拉機作為優先發展目標,小型農用車要作為重點目標。
再接著就是農機廠的、農科院的、農業大學的,大家越說越是熱鬧,倒的確達到了王長松提出的暢所欲言的要求。各家單位提出的思路有矛盾之處,也有英雄所見略同之處,經常是這兩家單位聯合否定另外兩家單位的觀點,然後自己內部再互相掐一掐,而其他家發現有可趁之機,便又插進來拉一家打一家。
先前那種和睦的氣氛已經悄然改變了,雖然大家互相的稱呼還是那樣親暱,叫著“老張”、“老李”,甚至是“王胖子”、“劉麻子”之類的綽號,但在立場問題上卻是寸土不讓,紛紛挑著對方最軟的肋骨往裡捅刀子。
這通熱鬧啊!(未完待續。。)
ps: 昨天寫一個橋段沒設計好,刨了個大坑,後來趕緊棄掉,因此沒有更新,抱歉。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後悔是沒用的
從50年代末國家提出農業機械化戰略之後,類似這樣的農業機械化戰略或者戰術研討會,全國上下不知開過多少,僅由農業部各司局組織召開的就不下百次。今天來開會的這些人,也都是久經會議考驗的老油子,深諳開會之道,所以只要一開頭,大家就知道該如何往下演了。
對於這種會議能夠起到的作用,代表們並不看好,因為有無數的會議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鬧騰上一陣之後,大家該幹嘛依然幹嘛,沒什麼變化。但具體到每次會議,大家又不敢怠慢,誰知道領導會不會玩真的,自己如果不努力爭取利益,萬一事情成了真,自己可就吃虧了。
農機系統內部是各有分工的,有些單位主攻拖拉機,有些單位主攻排灌裝置,有些搞北方旱地機具,有些側重南方水田裝備。農業部重視哪個方面,搞這方面研究和生產的單位就能夠獲利,而搞其他方面的就要坐冷板凳。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把別人那方面的重要性貶低下去,把自己這方面的重要性提高起來。這是關係到單位上下幾百口人吃飯穿衣的大事,孫子云:不可不察也。
從王長松這方面來說,眼下這種混亂景象,既是他預料之中的,也是他喜聞樂見的。大家爭論,才能把各方面的優勢劣勢都說出來,以便部裡全面地掌握情況。大家要爭利益,就必須關注部裡的態度,這樣部裡說話才會有人聽。
至於說這個行動方案最終按照誰的意見來寫,王長松也並不擔心,主持專案的專家也都是有經驗的,知道該如何平衡關係。讓大家利益均沾,不會出現誰得意、誰吃虧的問題。當然,如果開這種會的時候你們單位沒來人,或者雖然來了人,但不擅長爭搶,那你們就只能等著喝大家分剩下的殘羹冷炙了——如果還能剩下一點的話。等到那時候。你有意見也是白搭,誰讓你在會上不說呢?你不說,我怎麼知道呢?
一個上午的時間在爭吵中匆匆而過,有人偶然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大掛鐘,這才想起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於是發一聲喊,說道天大地大,不如肚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