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第2/2頁)
花燈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時代的孝道就好比是,因為本人純正,與父母關係好才發自內心的感念他們。後世很多規矩太過苛刻,成了公式化為了當官的作秀,思想不純就失去了本質。
再說了,顧氏以軍功見長,怎麼能出個酸腐儒生?看遍六國貴族,哪有儒生啊!
父母慈,子孫才孝。
“孩兒受教。”
一陣插科打諢倒是讓氣氛輕鬆些,顧憫這才繼續話題,“王上可曾為難於你?農政雖重,可你一介孺子王上恐會疑心啊。”說白了就是秦王興沖沖的想給顧衍升官,卻發現改善土地肥力竟然是個十歲的小瞎子,肯定會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按照先代和當今王上的頭鐵屬性,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沒查清楚的,大機率會降罪給顧衍。
顧衍搖搖頭,“王上仁慈,並未難為。”然後在他爹鬆了口氣後繼續說,“只是我年歲實在太小,王上無法封官,安排了我去為王太孫啟蒙,算是恩賞。我上了奏疏,恐怕過幾日就有信使來家。”
顧憫沉思,呼吸都輕了些。而顧衍倒是自在的去拿米糕,這種軟糯的糕點是他的最愛,咬著半塊糕他想著,自己父親的呼吸再輕點他都感受不到他的方位了!邊想邊又啃了口米糕。
這個真好吃,再來一塊。他將袖子收攏,伸手去夠剩下的米糕時,他爹說話了,嚇的顧衍立刻縮回手乖乖坐好。
“教導王太孫恐怕還輪不到你,不論多有才名你也不過是十歲小童罷了,王上既然沒有降罪估計不會再為難你。”顧憫長嘆,“吾兒啊,王上只是想限制吾家。”顧氏雖為秦臣,實乃楚人。雖然軍功卓著,可從不曾直面楚軍。這是此時的慣例,各國士子在七國中尋求功名,不論敵我,只要王上用得就能一直在國外幹下去。
就連現在大秦的丞相和上將軍都不是秦人。
發動戰爭和滅國是不一樣。只是發動戰爭,在士子,官員和貴族看來不過是土地多寡的事,可滅國就不一樣了。就是因為各國互相聯姻,各派官員士子互相制衡,楚才可以在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