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84。韓王安的救命稻草1
滅韓的訊息,對齊、楚、燕、趙、魏五國來說,除了驚歎,還有慶幸,雖然他們知道強秦是不會滿足於吞併一個韓國,下一個目標也許是他們五國當中的任何一個,可那還早著呢,韓國不是還好好的嗎?再說,一個小小的韓國,即使力保他不被消滅,可對齊、楚、燕、趙、魏五國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何況,對於強大的秦國,唯恐避之不及,根本就沒有心思去招惹強大的秦國。
但是韓國坐不住了,這訊息無疑是宣判了韓國的死期將至。群臣惶惶不可終日,以為這次狼真的要來了。
當時,在七國中,韓國最弱小,偏偏又和最強大的秦國緊緊相鄰。每天都有一隻狼守在家門口,韓國連個打盹的機會也沒有。多年來,韓國一直對秦國俯首稱臣,獻盡媚態,惟恐哪天惹秦國不高興,就把自己的老窩給端了。
作為弱者,無力改變自己的地位,當然就沒有尊嚴可言了。雖然韓國一再的搖尾乞憐,可秦國時不時地對韓國發動場戰爭,顯示一下自己的強大。
十三年前,蒙驁伐韓,取成皋、滎陽,初置三川郡。十一年前,王齕攻韓上黨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七年前,蒙驁伐韓,再取十三城。幾場大戰下來,蠶食了韓國的大塊領土。韓國被打得心驚肉跳、花容失色,再這麼下去,遲早會亡國。
在萬般無奈中,韓國想出了派鄭國以修水渠為名到秦國作間諜,勞民傷財,從而消弱秦國的國力,無暇東伐韓國的“餿主意”來。
韓國每天都磕頭燒香,企盼厄運不要降臨到自己頭上,可是該來的還是來了,它才不管你的燒香禱告呢。
結果,鄭國事發,秦國揚言要發兵報復並滅掉韓國。
85。韓王安的救命稻草2
韓國被秦國蹂躪多年,被秦國搶奪的財物和韓國割地賠款不計其數,本來就是個小國,現在看看,更弱小了。韓國上下都已經是苟延殘喘,滿朝文武也氣勢低落,都陷入末日將至的慘淡中。韓國的重臣們一時間也沒了主意,想抵抗,可拿什麼抵抗?要錢沒錢,要人沒人。於是,有的大臣乾脆主張向秦國投降,以免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當時,韓國在位的是韓王安,年僅二十五歲,剛剛即位兩年,年輕氣盛的他哪裡能容忍投降的言論。於是,大發雷霆:“你們拿著國家的俸祿,今日遇到強敵,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輕言投降,國家養你們有什麼用?”
國家再小,國家再弱,王也還是王,王發怒,重臣自然惶惶下跪,齊言:該死,該死。
韓王安對於這群奴才已經失去了興趣,便拂袖而去。來到後宮,他把自己關在房子裡,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他沒有閉門思過,而是希望在這寧靜的氛圍中,能想出一個讓韓國擺脫困境的好辦法。
祖宗數百年基業,絕不能毀在自己手裡,韓王安暗暗下著決心。
天色越來越暗了,可韓王安的大腦還是一片空白,他想不到任何可以挽救韓國命運的辦法。不久,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沒有掌燈的屋裡,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壓抑讓人喘不上氣來。
韓王安開始責怪別人了:都怪那個鄭國,他怎麼就暴露了呢?否則秦國也找不到滅韓的理由啊……
有時候,靈感就是在一剎那間出現的。
韓王安一下子想到:既然能派鄭國去秦國,難道就不能派其他人到秦國嗎?如果再拖上他個十年八年,到時候秦國也許就走下坡路了,那他就沒有能力來滅我韓國了。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衰落上,而放棄瞭如何使自己強大,一個國家到了這種地步,還能有什麼出路可言,真是可悲。
不過,這至少是一個辦法,總比投降要好許多。
派誰去秦國呢?總不能再派一個類似於鄭國一樣的人物吧。
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韓非出現在了韓王安的腦海裡。在這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韓非也許就是韓國生死存亡的那根救命稻草。
86。韓王安的救命稻草3
未見其人,先聞其名。
許多人在死後才有資格成為傳奇,而韓非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是傳奇了。他的才氣,他的身世,他的思想,乃至他的口吃,都富有神奇而高遠的魔力,同時代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只能仰視神往。
但對於這根救命稻草,到底該不該抓,韓王安還在猶豫,因為韓非的光環太盛,他怕自己被這耀眼的光芒遮擋下去。
作為法家的創立者的韓非到底有什麼樣的經歷呢,還是先看看韓國的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