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為將軍,蒙嘉為中庶子,都在朝中身居重要官職。而蒙氏第三代中,又出了蒙恬蒙毅兄弟倆,都是人中龍鳳,難得的奇才。這二人和嬴政的關係非常密切,很受嬴政的寵愛,雖然目前官位卑下,日後一定會前途無量。
蒙恬,自幼嗜讀經書,喜好文學,有勇有謀,可謂是文武雙全,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少年時,他還學習過刑獄法,擔任過審理獄訟的文書。當年也參與了審理嫪毐一案,因而和李斯的關係不錯。
一路快馬加鞭的蒙恬一直追到驪山,才趕上了被驅逐的外客。
“大王有令,李斯速反咸陽。”
其他的外客很納悶,為什麼單單讓李斯回咸陽呢?還是大王和李斯的關係鐵啊,*不離十是捨不得李斯走。不過,李斯已經猜出了*分,一定是自己的諫書起作用了。
在回咸陽的路上,蒙恬讚道:“先生的文筆,天下少見。這個諫書一定可以流傳久遠,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斯問:“大王讀諫書時,難道你也陪侍在左右?”
蒙恬點點頭,說:“大王對先生的諫書,愛不釋手,讚歎不已,還念念有聲。”
聽到嬴政有這樣的反應,李斯心情開朗了許多,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自己的高官厚祿總算是保住了。
可伴君如伴虎,誰又能保證此刻的嬴政要改變主意,不再逐客了呢?
李斯回到咸陽後,不顧旅途的勞頓,便直奔咸陽宮而去。站在熟悉的宮門前,抬頭仰望,幾天不見,頓生隔世之感。他終於重新回到了賭桌,雖然籌碼少得可憐,也必須賭下去,他要憑藉一根三寸不爛之舌從嬴政那裡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此刻,嬴政明白了人才的重要性,如果把這些外客都趕出秦國,無異於閉關鎖國,夜郎自大,那自己統一天下的夢想將永遠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而已。
可是逐客令是自己下的,如果就這麼收回,豈不是出爾反爾,沒有了王者的尊嚴?得找個臺階,找個臺階。
嬴政又想到了茅焦,上次是他給自己一個臺階,換來了忠孝的美名,現在,李斯也會像茅焦一樣給自己臺階下嗎?
70。千軍易得,一將難求1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自古,賢君對良臣都倍加愛惜,嬴政也不例外,他決不允許李斯這樣的人才從秦國流失,以後變成秦國的敵人。所以,他早早就在大殿之外迎接這位把自己從迷途中拉回來的臣子。
李斯見到嬴政,心中一陣激動,跪拜道:“帶罪之臣李斯參見大王。”
嬴政趕緊扶起李斯,拉著他的手,進入大殿,落座而談。
嬴政說:“先生雖然被放逐了,還憂國憂民,留書賜教,實在是寡人的幸運,秦國的幸運。”
李斯說:“大王過獎了,這只不過是做臣子應盡的本分而已。不管大王怎樣對待外客,有一點臣必須說清楚:把外客驅逐出秦國,除了六國受益外,就剩下宗室了。當然,就眼前來講,宗室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嬴政嘆了口氣,說:“其實,下逐客令,不是寡人的獨斷。在一定程度上,宗室左右了寡人的試聽。”
李斯又說:“大王應該明白,臣的上書不是一己之見,而是無數無辜遭到放逐的外客的共同心聲。他們曾經為秦國效忠,並願意繼續為秦國效忠。”
嬴政點點頭,示意繼續說下去。
“宗室與大王同根同祖,不是大王所賜,而是天賜。即使換個秦王,他們還是宗室。所以宗室只效忠嬴氏,不忠心於大王。而外客來到秦國,只效忠於大王。”
李斯的這番尖刻言論相當危險,因為嬴政也姓嬴,大秦其實就是嬴家的江山。他把外客和宗室對立起來,弄不好就會把自己置於萬劫不復的景況中。
只見,嬴政開始閉目沉思,滿腦子都是宗室在他面前的桀驁不馴,宗室更多地是將他看做是嬴氏家族的年輕一員,應該聽從宗室的教誨和訓勉。
在宗室面前,嬴政體會不到王的尊嚴和體面,反而更多的是為宗室盡義務和職責。他想對宗室下手,可秦國政局的變化,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成蟜謀反後,宗室開始走上秦國政壇的前臺,掌握大權。當時,嬴政也確實需要藉助宗室的力量對抗嫪毐和呂不韋。如今,嫪毐被誅殺,呂不韋也被遣回河南,宗室在朝中沒有了對手,這不是個好現象。宗室的強大,自然也成了嬴政的一塊心病。
逐客令就是在宗室的引導和壓力下做出的錯誤決定,自己不能再受他們的左右了,嬴政暗暗下著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