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多“聽聽”青春期孩子的心裡話(2)
陳三鑑的父親說:其實只要你放下長輩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再懷有一顆“讓我們掮著因襲的閘門,放他們到寬敞光明的地方去”的慈愛之心,就不會遇到溝通的困難。我的孩子很願意和我交流,並接受我的影響。平時我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是十二個字:尊重他,關注他,幫助他,讚美他。
張利的父親說:我與孩子交流,是透過一些小事進行滲透。比如他高中住校的時候,我會經常去看望他,給他送些營養品,讓他加強一下身體。有時候就算沒有什麼事情,也會特意去看望孩子一下,問寒問暖,聊上幾句,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對他的支援。
範錦鵬的母親說:與孩子交流時,我主張多和孩子講講自己的事情,讓他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孩子就能夠了解父母,就會懂得體諒父母的心思,懂得為父母著想了。
而範錦鵬的父親則十分強調家庭的作用。他認為要多說說家裡的事情,這樣更容易與孩子在心理上拉近。他說:
家庭是一家人的結合點,在這個幸福的漩渦裡,一切交流都變得很容易很簡單。而且可以和孩子多談談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可以拉近距離。其實孩子也是很喜歡父親的,只不過有時候覺得父親不如母親和氣,但是隻要心平氣和地聊天,慢慢地孩子也就會開啟他的心扉。孩子上高中後,要一個多月才能回家一次,有一次回來之後我們父子兩個人坐在沙發上喝茶聊天休息。但是一直找不到太好的契合點,我感覺有許久沒有和兒子進行深入的交流了。於是我便從家裡的話題開始,聊的是家庭收入問題,其實孩子已經長大了,也應該對家裡的經濟狀況有個明確瞭解了;我和兒子一起算算家裡的收入和支出,對比一下近幾年的變化,再籌劃一下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們沿著這個話題聊了很多,包括他的學業以及平時學校生活的樂趣和煩惱等等,一直聊到深夜。父子之間的感情自然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加強。
曲楠的母親在談到溝通時,惋惜地說:可能我們與孩子溝通不夠吧,有時候孩子比較自閉,不想與別人主動交流,所以我這種放任自由的方法喪失了很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我想如果是一個外向的孩子,我的所作可能會更有效;但是太外向的孩子又往往容易走上彎路,家長又應該給予一定的提醒、糾正、引導,至於方向、行動方式都應該有孩子自己來決定,當然我並不拒絕與他討論。母親要對孩子予以足夠的信任,只要孩子沒有大的方向上的錯誤,就多給孩子一些自由,不要把他管得太緊。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種逆反心理,任何人的成長都存在這一點,我所做的就是任其自由發展,當然這都是在一些無關大局的事情上面,重大的事情還是要與孩子貼心溝通。孩子也會了解到父母的苦心,能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會變得更加樂於接受建議。所以我覺得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和孩子耐心地交流,這樣才能讓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張群的母親在談到溝通時也有同感,她說:我們沒有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只注重強調自強、自信、自立,不依賴他人,做安分守己的人,與人禮讓,所以他與人溝通能力、和諧關係能力不夠強,競爭意識不強,這些,卻恰恰是生存的重要因素。
儘管這兩位母親在與孩子溝通時認為做得不到位,但她們卻認識到了溝通的重要性,並且儘可能地與孩子多溝通。楊哲的父親楊先生認為自己與孩子溝通也不到位,他說:我對他基本沒發過什麼脾氣,動手好像也沒有過。小的時候經常給他買玩具,陪著他逛公園之類,後來他長大了,我因為忙很少和他說話。因為溝通不夠,導致他性格比較內向,上中學時不主動和別人交流,我試著和他多談談,有時他還煩,沒有辦法。這也是我家孩子教育過程中我們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吧,好在孩子從小懂事,喜歡自己鑽研,什麼事情都喜歡自己去想清楚,然後自己做出決定。不過我們家長會緊緊地跟在孩子後面觀察,總是擔心他會有什麼問題放在心裡,把自己給憋出心理疾病來。讓我感到慶幸的是,上大學後他性格變得開朗多了。
其實,楊哲上大學後性格的轉變,不僅僅是因為他很懂事,很聰明,適應環境能力強,更多的是與父母背後的關注密不可分。對此,楊哲的母親說:
上大學之前,孩子一方面因為學習壓力比較大,一方面也是從小的性格關係,很少和我們交流。當時確實也沒什麼辦法,我們只能在一旁支援他好好學習,不給太多的壓力。不過孩子自己還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