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頁)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淠唬�尾釷�蛉思搖T剖魅頻躺場E�尉硭���燁滴捫摹J辛兄殮幔�в�掮玻�漢郎蕁V睪��寮巍S腥�錒鸌櫻��錆苫āG脊芘�紓�飧璺閡梗�益業鮪帕�蕖G�鎘蹈哐饋3俗硤�錒模�魃脫滔肌R烊脹冀�鎂埃�槿シ鋶乜洹�
恰巧,杭州知州孫何與柳永本是少年時的朋友,二人曾同窗共讀,同試鄉里,交情很深。只是後來孫何中了進士,做了一州之長,而柳永屢試屢落,至今還是個白衣卿相。二人分別已有五年,柳永很希望借覽勝之機,與孫何見上一面,話離別,敘舊情。
誰知世易時移,孫何既然當了官,潦倒落魄的前朋後友,鄉誼同窗不時前來求見、尋助,孫何不堪其擾,門禁就不免很嚴,囑咐門衛若是這等之人一律擋回,故而柳永幾次求見,卻不得進其門。心中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只得依舊在酒樓中消遣時光。
這一日,柳永慕名去見杭州名妓孫楚楚。一個是風流才子,一個是美妙佳人,二人情投意合,一見如故。柳永將自己的《望海潮》贈給楚楚,楚楚一看甚是喜愛,急忙調絃轉調,輕聲哼唱起來,唱完一遍又唱一遍,連連稱妙。柳永一旁看她彈著詞入迷的樣子,慶幸自己遇到了知音。
轉眼到了中秋佳節,孫何要在家中宴請賓客,已招了一班杭州名妓前去侍奉。柳永從楚楚這裡得了訊息,不覺有了一則妙計。於是就對孫楚楚說:“若是堂會之時,要你唱詞助興,你就唱我的這支《望海潮》,孫大人聽後若問是何人所作,你便說是柳七。”
中秋之夜,桂子飄香,明月高懸。孫何在後園中的涼亭中擺一長案,佈列上各種時令水果糕點,與幾位同僚和各自的夫人們圍坐案前賞月。一席人推杯換盞,相公談古論今,婦人則拉家話長,小孩子追逐嬉鬧,好不愜意。
這時側旁傳來一陣鶯聲燕語,孫何轉頭一看知道是歌妓們來了,一拍手,指著一襲紅袍的孫楚楚高興的叫道:“楚楚啊,本官可是好久沒有聽到你唱的歌了,你可是我們杭州的頭牌啊,快快彈唱一首。”
孫楚楚也不推辭,懷抱月琴坐在庭院當中,月光斜射在她身上,輕風拂起她的紅紗衣,猶如仙女下凡一般:“……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歌聲飄蕩在庭院中,眾人聽得入了神。孫何聽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已禁不住叫出好來。曲罷,果不出楚楚所料,孫何叫住她問:“你這歌詞是誰人所作?”“他乃柳公子柳三變。”孫何一聽,竟是老朋友到此。楚楚接著說:“柳公子已多次來拜見相爺,都被守門阻擋,才出此投詞問路的下策。”孫何面有愧色,追問道:“柳三變現在何處?”“城南橋頭客棧。”於是,孫何立即派人去請柳永,自己親迎至府門。朋友見面,分外親熱。
在精神世界裡,柳永同情歌女的遭遇,習趣融洽;在藝術世界裡,精通音律的他為她們創作了不計其數的絕妙之詞。這一下就是十七年的時間。許多歌女因唱柳永的詞而紅透京城,又是歌女最終成全了柳永,使他活下來,沒有浪跡江湖、歸隱山水,讓一個斷然無法立足的人成長為一個讓人無法忘卻的光輝詞人。柳永一生以生命求風情,用靈魂譜華章。
柳永盡情放浪多年,身心俱傷,死在名妓趙香香家。他既無家室,也無財產,死後無人過問。謝玉英、陳師師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學和情痴,湊一筆錢為他安葬,謝玉英更為他戴重孝。出殯之時,東京滿城歌女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話。為了紀念柳永,每年逢柳永的忌日,歌女們還要集中開一次“吊柳會”。
謝玉英不是最有才華的樂妓;也不是最美的歌妓;但她是最讓人敬佩的青樓女子。柳永一死;玉英淚乾,她改名柳萱,自稱柳永妹。活著時嫁給柳永的心願沒有實現,她在等待死亡。謝玉英痛思柳郎,哀傷過度,兩個月後便死去。陳師師等念她情重,葬她於柳永墓旁。
(李 飛)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天地間第一流人物”——范仲淹(1)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自幼孤貧 勤學苦讀范仲淹的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