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成祖正文卷第3章大交易趙桓用一種近乎羞辱的方式,撕下了龜山先生,當世鴻儒的老臉……這倒不是趙桓一時發瘋,所謂軟硬兼施,在陣前對戰,宗望暴斃之後,不管怎麼說,趙桓這個中興之主的身份已經坐實了。

金盃白刃的高論也丟擲去了,別說一個老儒楊時,就算趙桓真的來個瓜蔓抄,興起大獄,你們也要受著。

說到底皇權和士大夫之間,是個博弈的過程,也是個互相馴服的過程,天子強勢一些,士人就要軟一些,別管你是什麼碩德鴻儒,都要認這個理兒。

倘若沒有死保開封的魄力,沒有血戰關中的威望……反而跑到杭州,守著小朝廷過日子,敢對楊時無禮,整個士林都會起來戳你的脊樑骨。

可情況反過來,卻是楊時需要擔心自己身敗名裂了。

八十來歲的人,足足一夜,都沒有睡覺,兩個眼睛熬得通紅,跟他同來的三個人想要見見他,詢問情況,楊時也一律不見,只是把自己鎖在屋子裡。

只是第二天大清早,來了兩個小孩子,楊時卻是沒法拒絕了。

皇子趙諶跟岳雲來了,兩個少年,一左一右,以一種近乎押解犯人的方式,把楊時弄到了趙桓的面前。

此刻趙桓似乎餘怒未消,卻又見楊時憔悴淒涼,忍不住嘆氣。

“龜山先生,你都這麼大年紀了,又一心學問,和官場勾連不深,你為何要替舊黨說話?朕是開疆拓土之君,司馬光是割地賣國之臣。朕正在鼓舞士氣,銳意革新,想要有所作為。這時候追封司馬光,你讓朝臣怎麼看朕好容易壓下去的雜音又會甚囂塵上,朕苦心維持這個大局,已經夠辛苦了,像龜山先生這種年高有德之人,怎麼也摻和黨爭?朕早知你在程門立雪的事情,也讚歎先生的求學之心,謙遜高古的德行。朕見先生,是想聽先生治國之道,為政之德,結果卻聽到了新舊黨爭,你,你讓朕著實痛心疾首啊!”

……

聽到趙桓的這番責怪,傻掉的反而是楊時。老頭腦子裡只剩下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

楊時在學術上的地位,遠遠高於官場的身份,包括他的恩師,也不是新黨的主要政敵,所以在新舊黨爭上面,他們這一派並沒有牽涉那麼深。

但是在另一條戰線上,事情就麻煩了。

兩漢儒生皓首窮經四百年,建立起來的儒家根基,隨著那一句“司馬公養你何用”,徹底煙消雲散。

高貴鄉公慘死街頭,預示著整個兩晉南北朝,絕大多數國君悲催的下場……哪怕到了隋唐之後,皇權依舊受到各種衝擊,尤其是安史之亂,五代十國,綱紀蕩然,國家動盪,兵強馬壯當皇帝,毫無規矩道理,百姓苦亂世久矣,迫切需要一套穩定的秩序。

所以自從北宋立國以來,天下趨於穩定,就不斷有儒者站出來,試圖建立新的學術體系,從而立地成聖,終結亂世。

而在這些努力當中,有兩派走得比較遠,其一就是王安石的新學,其二就是道學,又或者稱之為理學,當然此刻理學還沒有真正成型,只是有幾個流派,包括周敦頤的濂學,二程的洛學,張載的關學,楊時是二程門下,在福建等地講學,影響頗大,楊時這次帶來的兩個門人,李侗和張九成,其中李侗就是朱熹的師父,換句話說,楊時是朱熹的師爺,朱熹又是理學集大成者。

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南宋之後,理學事實上成了官方正統,朱熹也取得了聖位,至少算是半個聖人。

哪怕過了幾百年,就算是成天罵朱熹的人,也不能否認,國人思想中的很多東西,依舊受到了理學的左右,甚至是成為了一種潛意識。

梳理這條線之後,就會明白,楊時跟新黨的矛盾,主要是學術上的,或者說他反對的是王安石的新學,秉持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楊時自然是站在舊黨這邊。

老頭向趙桓諫言,追封司馬光,廢掉元祐黨籍,實際上是給自己的道學鋪路,徹底否定新學。

可老頭千算萬算,沒有算準趙桓最厭惡黨爭,你老人家要是直接跟趙桓辯經,沒準他會興高采烈,跟你滔滔不絕。

但是想從司馬光下手,卻是戳到了趙桓的肺管子。

楊時簡直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嘴巴子,一把年紀,居然活到了狗身上,怎麼連這點事情都沒有看透!著實該死!

“官家,老臣,老臣非是醉心黨爭的奸佞之徒,只是老臣有感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斗膽諫言,希望官家以道學為重,效仿漢武帝,盡廢新學……正人心,靖浮言。上下一心,君臣一體,方能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王牌兵王

王牌兵王

叢林狼
關於王牌兵王:【火爆新書】楊正,偏遠山區少年,因不滿毒販控制,奮起反抗,逃亡中巧遇特戰小隊,殺回村莊解救村民,從此踏上從軍之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最終成長為王牌兵王,成就一段傳奇。
仙俠 連載 2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