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後傳來一個人聲,操著濃重的莫邪山口音,但他正在極力的將自己所說的話能夠讓我聽懂。
我回過頭來,看到薄暮中佇立的一條身影,單薄,瘦小。
“您是?”我問道。
“我也姓曹,曹建興。”他回答。
“那……”我還沒有說出第二個字,他就打斷了我的話。“你想問什麼我知道,對,曹建平是我的族弟,我們曹家自爺爺輩就開始分了大宗,小宗,我屬小宗,是曹子俊堂兄家的老二。”
“曹建平鬼實精靈,但還是不能跟當初姓了王的曹建國比。”
“你也認識曹建國?”我不禁再次問道。
“豈只認得,曹子俊當年從山東帶回來的其實是曹建華,而曹建國打小就生長在這裡,直到曹子俊帶走了他。”
“你說,曹子俊後來帶回山東的,並不是當初他帶來的那個孩子?”
“當然,曹建國雖比曹建華的年齡要小,但看上去兩個人一般大,這個曹子俊曹二叔呀,誰知道他的心機如何呢?”
“那曹家當初的宿怨,您也可能知道一點吧。”
“說來話長,你還是跟我來罷。”
我原本想在這曹家祠堂前留片刻就去竹林裡找那隻藏著的盒子,但曹建興老人的一番話卻又使我的好奇心陡然高漲,於是,我有點不由自主的跟著他進了曹店村。
曹建興的堂客是一位苗人,是他早年在廣西的大山裡挖草藥時認識的,後來就帶回了浙江,他們沒有子女。曹建興的識字不多,但腦子靈光,見多識廣,說起故事來有聲有色,當他的堂客在黃楊木桌上擺好兩碟下酒的小菜和一壺自釀的土酒,我們就開始無所拘束的聊了起來。
自曹家祠堂到他家老屋行走的路上,我已經向他表明了身份,當然只是一些善意的謊言,但他看上去卻深信不疑。
“修同志,開始我還以為你又是先頭來找曹建平那夥人裡頭的一個呢,原來你是京裡來的記者呀,哦,我和你說的話別統統都登上報啊,那對我們曹家不好,曹家雖然沒落了這麼些年,但老臉總還是要的。”
我點點頭答應了他,但心中暗道:“這老人所說的那夥人大概就是指‘傑克’他們吧。”
“曹家的來歷一直是一個謎,我阿爸在臨終之際透露了點意思,他說,我們和幾百年明朝的一個大官有著很深的淵源。但別的他沒說,不知道是來不及,還是不願意。反正,曹家傳到清朝時的先人可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和乾隆年間的大俠甘鳳池是師叔侄的關係,御前帶刀的李衛在南京碧雲樓設伏要拿甘鳳池,還是我的先人出鏢救了他的命。我的先人叫曹雨軒,使得一手好金鏢,傳說裡他還和黃天霸在甘涼道上鬥過鏢哩。唉!這些都扯遠了,就說說幾十年前的事吧。”
老人巴紮了一口酒,又勸我喝了半碗,才接著說道:“文革時期,大宗的正家長輩曹子俊忽然從山東回來,那時候我還小,大概有十三、四歲罷,從未見過這個正家的三叔,只聽說他是打過仗的,又會武術,人很彪悍。見了面才知道曹三叔患病已久,人瘦臉黃,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威武。曹三叔帶著一個孩子,四、五歲的模樣,見人都說自己叫王國慶。曹三叔住了有一個月的光景罷,有一天夜裡,他喊我父親和曹建平的父親,去他的堂屋裡說話,讓他的堂客,也就是我三嬸領著幾個孩子到我家裡玩耍,三嬸是個厚道人,對三叔從外頭帶回來的這個兒子像親生的一樣對待……”
他說到這兒我插了一句:“你三嬸帶到你家有幾個孩子?”
“三個,建國,建中和這個國慶。”
曹劍中,這個建中一定就是曹劍中。
我暗道。
“後來建平也來了,他帶來了一個訊息,說三叔和我們兩個的父親吵了起來,但他聽不懂大人們話裡的意思,只是學著說了幾聲,是些‘地宮、墓藏’什麼的,對了,還有祠堂裡的觀音像。我在他們幾個當中年齡最大,雖然也在懵懂之間,但有些話還能聽個一知半解,聽了建平這麼一說,心中好奇之意大盛,就偷偷的摸到三叔家的堂屋外。”
老人在講述的時候,不知是下意識還是故意的把聲音壓的很低,再加上他原本就透著幾分怪異的嗓音,讓我聽來,有種說不出的清冷感。
莫邪山的夜風由遠而近漫漶在老屋的窗外,紙糊的窗遮撲撲作響,耳邊是老人的往事呢喃。
“我湊身蹲在外窗下,大氣也不敢出,就聽見三叔的聲音忽高忽低,他說:‘我們為了這件物事受了多少苦果,早年還搭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