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起初這個框架的用途是為架設升降軌和地下居留艙用於運輸各種材料和裝置的,現在已經不需要這個框架了,所以對於彈出去的升降機根本沒有任何影響,還是我先前那句話,安全方面請大家放心,我們已經把危險係數降到了最低。”
“我還想起一件事情,就是在我來這裡的時候,”宋子豪對總指揮說,“帶我去見您的那位軍官說我們這裡的所有電能都是來源於一輛發電車。那輛發電車的電能夠用嗎?”
“哦!宋博士真心細,呵呵,我忘記和大家說了,”總指揮說,“我們已經不用擔心電能不足了,因為阿勒泰電力公司已經給我們架設好了110千伏供電地纜。所以大家無論在哪方面都不用擔心了。”
“現在大家可以在這裡熟悉一下我們的工作環境,”黃人鳳說。
“S區”裡面整齊的擺放著至少有十幾臺電腦和伺服器,而正zhōng ;yāng擺放著一個很大的cāo作平臺,上邊的按鈕多而複雜,形狀各異、顏sè不一。cāo作平臺的左上角是一個雷達示波器,示波器螢幕上11點鐘的位置有個暗紅sè的亮點在不停的閃爍。兩旁的下邊一層是各種各樣的電子裝置。在正面的牆壁上有個龐大的監控顯示系統,至少宋子豪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顯示屏,上面還有他們先前在地面上開會時看見的那個“監控現場”,顯示器的左下角有幾個畫中畫影象,好像是監控著整個居留艙內部和外部的每個區域。此時那架太空飛行器在螢幕裡看上去似乎更加清楚了。“呃…!這也許是心理感覺或者是環境導致,”宋子豪這樣想。
“居留艙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這裡環境舒適,全部是防水、防火設計,冬暖夏涼,呵呵,我對於設計居留艙很在行,但是說到整個‘S區’裡面的電腦和資料處理器以及其他裝置那就要請教我們的資料處理技術師:王宏衛上校和計算機電子技術師:何巖上校,”黃人鳳笑著說,“好吧,我的介紹到此為止,祝大家在這裡工作心情愉快……”
80年代末,電腦開始進入到中國。我**方為進一步適應時代的發展,專門培養了一批計算機專業人才。當時王宏衛和何巖就在其中。
1992年海灣戰爭和1999年北約入侵南斯拉夫聯盟科索沃地區時,成功運用資訊戰癱瘓了對方几乎所有通訊系統。這使得何巖和王宏衛認為,由於伊拉克和南聯盟各部門使用的計算機cāo作系統100%是微軟和其它外國公司的cāo作系統,雖然沒有證據說明美國的計算機軟體公司和通訊公司在這場資訊戰中向美**方提供了某些後門或計算機病毒,但中國如果有自己dú ;lì的計算機cāo作系統及相應的軟體,在資訊戰中將比較不容易受到攻擊。於是他們兩人參與了中科院軟體研究所研製基於zì ;yóu軟體Linuxcāo作系統的研發,並於1999年8月釋出了紅旗Linux1。0版。這個系統,最初主要用於關係國家安全的軍方和重要zhèng ;fǔ部門。隨著中科院的“超級計算機”計劃的實施,他們兩人作為資料處理技術和計算機電子技術的骨幹分子,被邀請參與國產CPU………“龍芯”的研發。2001年8月龍芯1號成功啟動紅旗Linux系統。國家主席和總理以及相關國家領導人分別在2004年和2005年聽取和觀摩了國產CPU龍芯的研發彙報和展覽。直到2006年3月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CZ70流片研製成功之後,他們還在繼續研究國產CPU的新一代晶片。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和資料採集與處理的新技術、新方法,直接或間接地引發其革新和變化,實時監控(遠端監控)與模擬技術等,把計算機技術和資料採集與處理技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鑑於此,王宏衛和何巖協助祝常紅女士編纂了《資料採集與處理技術》一書,該書主要從資料採集與處理的技術概念,資料採集常用電路,計算機介面與資料採集,資料採集系統的抗干擾技術,使用LabVIEW和MCGS組態軟體進行資料採集與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詳實陳述。該書於2008年3月正式釋出。
“我們把這裡的電腦和資料處理器分為3組,每組都有自己的dú ;lìcāo作系統,”王宏衛說起話來給人一種神采奕奕的感覺,雖然他的肢體語言少的可憐,但是到處散發著那種軍人不可缺少的魅力,他就是筆挺的站在那裡一本正經的和大家介紹情況,看上去就像一杆標槍插在那裡。他接著說:“每個cāo作系統都有自動備份功能和資料自動採集功能。整個cāo作系統和裝置主機的‘龍芯’CPU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