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序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出現留學國外人員。那時出去的人多是滿懷救國之心和敬畏之意漂洋過海,向西方列強學習,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向“打敗自己的敵人”學習,但在當時西方人眼裡,“東亞病夫”幾乎是愚昧和貧窮的同義詞,留學生們關注更多的是如何解決中國的愚昧和貧窮的問題,所以,西方先進技術和各種思潮開始湧入中國。
俄國“十月革命”後,中國的志士仁人們也開始利用*主義殺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主義革命道路,開創了一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宏偉藍圖。直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路線是一個從“被迫開放到盲目學習,從被動接受再到被主動封鎖”的曲折過程。
30年前的改革開放,在中國人面前徐徐開啟了一個已經經歷了第3次科技革命浪潮的西方世界,那些在解禁之後走出國門的中國留學人員有一大半留在了那裡,享受陌生的文明和自由,這些人在異國他鄉發揮出的才華和取得的財富激勵著一波又一波中國留學生走出國門,加入到天涯海角的尋夢隊伍中。毫無疑問,2000年是這股“尋夢”浪潮的轉折點,在美國是否就會“美夢成真”呢?
今天,中國人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財富去世界各國“尋夢”,但動機和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敬畏”換成了“懷疑”,“借鑑”取代了“盲目”,“救國之心”變成了“強國之意”,全世界在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環境危機的“三機壓力”下的今天,中國卻凸現魅力。
我們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受國家公派留學資助前往美國,可以說,作為訪問學者,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觀察美國社會,瞭解在美國的中國人的情況,分析美國政府在解決國家認同問題上的政策和方法。所以,從思想意識上,我主動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而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感想雜記,正是我和我的女兒觀察和了解的部分實際活動與一些真實思想記錄,也是我把西方的民族學理論應用到美國田野的嘗試,我們再不能僅僅滿足於“洋為中用”了。
美國的確比較發達,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即使到最偏遠的地方,基礎設施和人的素質都差不太多,強大的財力和教育延伸到國家的每一個角落,雖然繁華的都市吸引了很多人,但在偏遠的小鎮上,依然可以有世界一流公司的總部和研發中心,那裡具備的條件一點都不比都市差,或許自然環境更好。中國的城鄉差別和人的素質差距確確實實地證明我們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路還長!
美國的確比較自由,但只是那種“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自由,任何超越法律限制的行為都被嚴格地控制著,你時刻需要小心謹慎,社會監督和法律制裁都會毫不留情地指向一切潛在的或者公開的違法者;美國的確*,是那種有充分財力和智力支援下的“國家策劃”,媒體有選擇地把“*的物件”“客觀地”暴露給公眾,公眾當然就會對這些“有關國家榮譽和命運”的事件“實施*評判”,然後由政府來執行。正如美國著名的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2009年11月13日接受《環球時報》的記者專訪時說:“美國是認真計劃出來的超級大國”。
毋庸諱言,中國在發展中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但正如一次長跑,當你從後面快速追趕上來,你的問題是用10分鐘超一圈還是用20分鐘超一圈?科學發展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正是讓我們準確把握這個趕超節奏,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一個實事求是的執政黨;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祖國充滿自豪,因為連綿傳承的中華文明是我們擁有的最偉大的寶庫;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故鄉和親人充滿關愛,因為他們不但養育了我們而且還是我們精神的寄託。
我並不認為這樣一本書就能改變人們對美國的看法,但我相信透過這樣一本書可以引起你的興趣和關注,對美國社會生活和現象的描述,對一些人們通常容易忽略的問題探討,或許會改變你的認識角度,從而使你更自信地“留美”、“闖美”、“移美”,更自豪地“愛黨”、“愛家”、“愛中國”。
2009年11月於北京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赴美簽證遭遇美式霸道
不要以為美國人多麼富有而視金錢為“廢紙”,相反,美國人思考問題的核心就是錢。
去美國是2005年定下來的。2006年上半年,用了半年的時間完成了中國*留學服務中心組織的出國人員英語水平考試,取得了出國留學的資格。那半年幾乎完全是勤奮的“大學本科”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