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小島上的肆虐。從這種意義上說,資訊在全球經濟中的流動與SARS或禽流感的爆發很相似,它已不再像亞當·斯密、馬爾薩斯等傳統經濟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按照理性市場行為的巨大力量進行傳播。因此,有感於對這種生物行為模式的效仿,湯姆把這種新的經濟模式稱為“病毒式經濟學”。 txt小說上傳分享
永恆的資訊瀑(2)
恰如病毒一樣,網路的作用就是為了傳播資訊。當網路不再分享資訊時,它也就名存實亡了。網路結構的獨特設計本身就旨在使資訊能暢通無阻地自由流動。對於這一點,有很多產品易於共享的行業(如唱片業),已經嘗夠了網路帶來的苦頭。當音樂變成數字化資訊後,人們發現它們馬上就會在網路中自由散播和共享,想阻止都阻止不了。儘管各大唱片公司紛紛訴諸法律手段,控告非法分享者,並強烈要求網路使用者支付使用費,但整個行業早已意識到這是一場根本就打不贏的戰爭。
與此類似,2008年美聯社曾試圖限制網路部落格對其線上報道的轉載和使用,最後也是徒勞地發現根本無法對抗網際網路這頭巨大的資訊怪獸。
如今的網路正在對全球經濟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而網路最初的設計目的就是要儘可能實現資訊的透明化。這一點既是其迷人之處,也是其具有高度不穩定性的原因。網際網路提供的海量資料必須經過分析才能幫助使用者瞭解事情的真相。同時出現大量未經過濾的資訊並不會給使用者帶來什麼價值,反而會讓人感到困惑和厭倦。正如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決斷2秒間》中所說的那樣,過多的資訊只會妨礙使用者進行判斷。此外,大量資訊的突然湧現還會造成使用者的疑慮。在遠古時代,人類的大腦會把這種資訊過載視為一種危險訊號,當他們出現這種疑慮時便會四散而去。當然,對如今的人類而言,我們可能會在這種情況下轉而尋求他人的建議。因此,網際網路令人擔憂之處在於,當它所傳達的資訊愈發透明且互通性越強時,人類的行為就變得愈發如驚弓之鳥一般。
大眾傳媒的碎裂使得個人網路也逐漸成為重要的資訊來源。社群內部的資訊交流開始成為社群身份的重要特徵之一。按照社會學家羅納德·伯特��Ronald Burt,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社會學和戰略學教授,以社會網路和社會資本領域的研究和作品著稱。
的觀點,向熟人尋求資訊等於把資訊交流置身於一個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社會經濟背景中進行。這時人們交換的已經不止是資訊,更是一種善意,一種對需求的揭示和提供援助。無論這種交換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地位,加強聯絡,或是炫耀自己的內行知識,人們總是有目的地、深思熟慮地去使用資訊。實際上,資訊交換正是社群公民身份的一個重要職責。
和病毒一樣,資訊傳播的速度也至關重要。新的資訊只有在最先被接收的情況下才會被使用者認為更有價值。但盲目追求速度同時也會導致錯誤、遺漏和可疑資訊的產生。而且,並不是所有的資訊傳播速度都一致。
儘管把資訊擴散的速度比做病毒很形象,但它和病毒的傳播模式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病毒的傳播是無差別性的,它會感染所有個體;而資訊的擴散則是有選擇性的,它只能傳遞給那些傳送者認為會感興趣的人。
由此可見,各種資訊本身就不相同,因此其擴散速度也有所差異。研究者經過深入觀察發現一個群體往往會共享兩種型別的資訊,一種是立即擴散型資訊,另一種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再加以傳播的資訊。波士頓大學教授馬歇爾·範阿爾斯蒂尼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不同型別的資訊,其散播速度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研究指向了兩種在網路群體成員之間傳播速度完全不同的資訊,即“事件型”資訊和“討論型”資訊。事件型資訊(爆炸性新聞和訊息)在群體成員中傳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少經過解析;與此相反,討論型資訊和分析化結果的傳播速度要慢很多。這很容易理解,凡是需要加以核對或是重新發表觀點的資訊,其傳播速度當然快不起來。 。 想看書來
永恆的資訊瀑(3)
因此,這就導致了資訊傳播和分析之間的時間差,而這種時間差則為資訊瀑的形成提供了最佳機會。
崩潰的形成
資訊瀑的形成包括以下4個過程:(1)出現一個激發事件;(2)某個大家認為訊息靈通或瞭解該事件內幕的人做出一個決策;(3)其他人注意到了這位“內部人士”的決策,認為可以直接引用其觀點而不用自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