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求了人家還是不肯借。有的書某些地方不懂,只好自己摸索。拿這個書同那個書互證……自己讀目錄書,學目錄學,自己校勘,自己研究歷史地理,研究地方方言,自己試著標點,自己寫卡片。”正是由於他的勤奮好學,為今後在學術上取得輝煌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先生一口氣喝乾了盛在保溫杯裡的開水。“吳晗在中國公學開始不被人注意,後來他努力學習,寫歷史論文,漸漸地在中國公學有了一點名氣,並且得到了當時公學校長鬍適先生的賞識。吳晗每次從外面回到寢室,總是抱一大堆書回來。晚上看書老是很遲……吳晗他個子很矮小,可他從來也不服輸,同學們拿他這個人真是沒辦法……”

高先生接著說:“我與吳晗在上海中國公學相處的時間不長,可我們的友誼是不淺的。兩年之後,吳晗的一篇論文被大東書局採用,得了八十元稿費。這時,胡適已經不當中國公學的校長,吳晗對中國公學失望了,他就用寫文章所得的稿費去了北平,轉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我因為離家近些就隨其他同學一起留在復旦大學借讀。沒想到這一別竟成了永別。整整五十多年啊,一直到解放後,吳晗當時已是北京市副市長,我在金華農校教書。哪一年我記不清了,吳晗曾向人打聽過我的下落,他知道我在金華,可是他公務在身竟未能見面,引為終身憾事。”“1960年,吳晗的《海瑞罷官》發表了,在學術界引起了熱烈的爭論,當時我也很為關注。1965年姚文元對《海瑞罷官》橫加誣陷時,我還為此與同事爭論,贊成吳晗的觀點,為老同學辯解。結果,可想而知,在‘*’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

過去的年代,災難的年代,我們在心中暗暗地說,高先生,不僅你,不僅吳晗,是一個國家,幾代人的災難啊。徹底地否定“*”,對你,對我們,對我們的國家的未來,是何等的重要啊!

天仍下著細雨,燈光下的夜色顯得恬靜。我們告別了高申甫老人走在小城紛攘的大街上。我們想起了吳晗寫的幾句詩:

“叱吒世驚獅夢醒,湯除人作國魂誇。”

一個戰士、一個同鄉離我們而去,但他的英魂永存。

(原載《棗林》1984年10月紀念吳晗同志專輯)

夏鼐 我所知道的史學家吳晗同志(1)

30年代初的清華園,是《早春二月》中的芙蓉鎮,一座“世外桃源”。校園中的古月堂,據住在這裡的詩人吳雨僧(宓)教授說,就是大觀園中的怡紅院,雖然紅學專家們都不同意這種說法。校園中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綠蔭中露出矗立於小丘上的白色氣象臺,背襯著蔚藍的天空。園中還點綴著紅磚砌成的大禮堂、體育館和圖書館,以及幾座宿舍和教學樓。教學大樓中教課的有幾位當時中外聞名的大師。吳晗同志的治學,就是在這個環境中薰陶出來的。他在校讀書的幾年中,勤奮攻讀,打下後來做學問的基礎。

吳晗同志當時名叫吳春晗,字辰伯。他個子不高,戴著近視眼鏡,衣著樸素,幾乎終年穿著一件布大褂。那時他剛年過二十,但已是一位飽讀古籍的青年學者了。他是1931年暑假後轉學來清華大學的。聽說他曾在上海中國公學讀過一年書,選讀了胡適校長的中國文化史課,寫了一篇《西漢經濟狀況》學年論文,初露頭角,受到胡適的賞識。他後來也不諱言自己是胡適的學生,不過在政治覺悟提高後就“反戈一擊”了。曾在中國公學教過書的王庸教授,新中國成立後在一次閒談中曾對我說,他在中國公學教過幾年書。他所教過的學生中天分高而用力勤的,只有二人,後來都學有成就,其一就是吳晗同志。

1930年他因家貧輟學,北上到燕京大學圖書館中工作了一年。在燕大時,結識了燕大國學研究所的陳垣所長和研究員顧頡剛、容庚等,文學院的錢穆、張爾田、鄧之誠等諸教授。次年他轉學來清華大學。當時清華教授中的著名學者,僅就文史方面而言,就有陳寅恪、朱自清、聞一多、鄭振鐸、俞平伯、黃節、潘光旦、金嶽霖、雷海宗、馮友蘭、蔣廷黻等諸教授。他又時常進城,到他的老師胡適家中做客,又與在北大執教的一些學者相結識。他那種求知若渴的精神,很為前輩學者們所賞識。同學中有人給他起個外號叫做“太史公”。

我和他相識,是由於我也是同一年轉學來清華歷史系的。當時清華大學制度,自二年級起所開課程多是選修課程,而我又須補讀歷史系一年級的一些必修課。那一年中,我們很少共同上課(也許沒有),所以當初並不相識。第二年(1932年)他擔任清華學生會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