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介紹到劉翔這裡來學飛行的。
劉翔熱情接待了他們,安排了食宿,簡單介紹說:“歡迎你們來北京飛翔俱樂部參加熱氣球培訓,現在正有一批學員在培訓,你們明天早上一同過去,到場地看一下,體驗一下飛行,然後學不學你們再做決定,就這樣,啊!先休息吧,有時間那裡有碟,都是飛球的你們可以隨便看。”
劉翔是北京飛翔俱樂部熱氣球飛行教員,他父親劉連成是中國熱氣球飛行第一人,前任中國航協氣球委員會主任。他母親是早年中國滑翔機飛行員和熱氣球飛行員。劉翔,時年32歲,個子米多,體重208斤的大塊頭,眼睛不算大,但很有神,平時談笑風生,平易近人,一搞起飛行來,尤其教學時一臉怒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他的飛行年限有7年之久,但飛行時間全國最長,由於受父母的嫡傳和他的智慧與才能,在全國大賽中取得了若干個冠軍和前三名的好成績。1999年飛躍黃海,他創下了多項全國記錄,全國學員經他培訓的有60%以上。
第二天早上,左丹他們按時隨學員一起,在劉老師家樓下集合,準備去訓練場地,由於人還不齊,左丹就在小區附近散步,這裡是一處非常優美的環境,設計、綠化、美化的象公園一角,綠地中有人行小道,種滿了果樹,果樹上已座下了果實,果實上掛著露珠,在晨曦霞光反襯下閃閃發亮。由於左丹的到來,樹上的小鳥也被引發出叫聲,清新的空氣讓他振奮了精神。他不再徘徊,看到劉翔後,信步向老師劉翔走去。
劉翔走過來,左丹上前打著招呼說:“劉老師,早上好!”劉老師笑了,看著左丹象箇中學生,一身孩子氣,忙說:“好、好!”人齊了,只見學員都身著紅色飛行服,各個精神抖擻,大家集合到一起,劉老師向新老學員介紹:這是楊觀奇,來自河南平頂山供電局;這是徐堅、何俊,來自湖北襄樊520廠的試飛員;這是陳開武,來自杭州,是搞計算機軟體的;這是地勤陳寶雲、司機花師傅。然後又指著李該梅說:這是大名鼎鼎的能自己生產製作熱氣球的李該梅,來自湖南平江,最後指向老左說,他們是一起的,這是老左的兒子左丹,來自吉林。老左忙解釋說:“我們是一起來的,李該梅是做球的,我是買球的。”又指著左丹說:“他是來學飛球的,希望今後大家多多關照。”大家相互認識後,一起上車,劉老師開著自己的“奇瑞”在前,半截運輸車在後,向訓練場地駛去。
到了場地,陳寶雲開啟庫門,其他學員都自覺地去準備,有給氣瓶加壓的,搬器材的,做飛行前準備。老左爺倆看了這套裝置,立馬感到大開眼界,幾十個20公斤裝的專業氣瓶整齊的排放一側,陳開武在學著給氣瓶加壓,藤條編制的吊籃,燃燒器更漂亮,還是雙頭*的,看著那些器材,左丹打心裡羨慕極了,看一樣,就能記住一樣。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002年熱愛與執著 9
學員們先組裝吊籃、固定氣瓶、連線燃燒器,試火,試火是何俊試的,這是左丹第一次看見的真傢伙,何俊一拉手柄,唿的一聲,火焰足有4米高,是蘭色明亮的火焰,看不出冒煙。
當他們展開熱氣球時,左丹看見球體鋼鎖與吊籃連線是那樣的簡便,他又跑到球頂去看,只見球頂是個大窟窿,徐堅和老楊正忙著,這時陳寶雲拉著大頂繩,那邊準備鼓風了,當球吹進冷空氣時,徐堅、老楊才忙著粘頂,是球裡面的一個小傘,鼓風時地勤人員要把傘粘上,把窟窿堵上。左丹忙壞了,又跑回來,看鼓風機是自動打火的,象摩托車,不需要電源,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方便極了。
熱氣球被鼓風機吹了個大半圓,主飛的是何俊,按劉老師要求開始給火加熱,那火舌真的叫猛,幾下子熱氣球就立起來了。
這時劉老師給空管辦打電話,請示起飛。原來,飛熱氣球也不是隨意飛的,必須在24小時前申請,批准後,起飛前還要請示,落地後還要報告。主管部門是空軍空域管理辦公室。一般都由空軍代管,不象左丹開始想的那樣,上天就沒人管了,而且管的更嚴格。
這是一個色調黑色的球,球的赤道範圍有固定的廣告“視新”,24根經線把球隔成一半一半的,非常明顯,球上有花瓣式的圖案,非常別緻。何俊在吊籃上拉了一下大頂,又加了幾次短火。
劉老師給學員交代任務,何竣、徐堅、老楊換著飛,科目是越障礙轉平飛。任務明確後,命令他們起飛。
一個讓左丹羨慕的標準熱氣球升空後,順著風向東北方向飛去,左丹此時此刻,心情盪漾,看著熱氣球遠遠的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