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強行徵派了軍糧,至於洛陽周邊的輕徭減賦就沒必要馬上實施。
韓健道:“洛陽為一朝之都,洛陽之穩定更甚以往。若對百姓作出承諾而不遵行,百姓必當會有所怨言,如此便先以原本降低賦稅折半,至於兵丁則不用洛陽周邊郡縣所出。此番北上兵馬,全由江都地方徵調便可!”
徭役先免,然後減賦的事落實一半,對於洛陽周邊百姓也算是優待。可對於那些大的商賈和地主來說,這點減免就有點寒磣,他們更希望透過對新朝廷的施壓,令朝廷免去洛陽周邊的賦稅,畢竟之前叛亂時亂軍曾鬧過地方,而之前豫州兵馬襲擊洛陽時,也對洛陽周邊有所踐踏,反正這兩年洛陽周邊大致是安定,可也是受戰火最多之處,地方士紳有道理請朝廷減免賦稅。
寧原還想說什麼,韓健道:“此事暫且不議。等與鮮卑人一戰結束後,朝廷會實行休養生息之政策,地方也會有長久的安寧。”
寧原口中領旨,心中也在為軍糧的事發愁。現在他做了朝廷的當家人。眼下馬上就是與鮮卑人的一場大戰,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以往他總覺得顧唯潘老邁無能。但無論怎麼說在顧唯潘當政時,朝廷兩次大的用兵都沒有最後因糧草問題鬧出過大的亂子。他這次的壓力更甚以往。他自己也不知能否承擔下來,卻在這時韓健還是對洛陽周邊作出了減賦的政令,使得他之前想從洛陽周邊納糧的計劃擱淺。
韓健臨出征前最後一次朝議在相對怪異的氛圍中結束,寧原所奏的幾件事基本都被韓健所否決,這令寧原有種顏面掃地的感覺。等寧原出宮,身後的幾名官員跟上來,想跟寧原搭話,寧原黑著臉走在前面也不想理會。
“寧尚書慢行。老臣還有事跟寧尚書商議。”一個蒼老的聲音叫住了寧原,正是六部中最年邁的大臣,有六十七歲的戶部尚書徐謹。寧原轉過頭瞪著徐謹,要說這徐謹跟他是姻親,但在楊餘篡位之前總是仗著年老資歷老,對他不屑一顧。
“徐尚書的稱呼怕是錯了吧?”寧原沒說話,倒是旁邊的人提醒了一句。
徐謹拍了拍腦門,道:“看我老糊塗了,應該稱一聲寧太師才是。”
寧原冷笑道:“徐尚書有什麼話直說,老朽還要趕著回府陪夫人。”
寧原的話惹得旁邊幾名稍微年輕的大臣不由掩口輕笑。寧原不過才五十歲,一點不顯老態,可卻在徐謹面前自稱“老朽”。還說要回去陪夫人,明顯是給徐謹難堪。誰都知道徐謹雖然年老體邁,但剛娶了幾名年輕的小妾,正恣意不已。
徐謹當沒聽出寧原話中之意,道:“敢問寧太師,明日陛下出徵,我等大臣可否要出城相送?”
一句話令寧原不知如何作答。天子御駕親征,按照道理來說百官應該出城相送,這也是為表忠心。可現在韓健對此事無任何示下。若是今日不是他的所有請奏都被韓健所否決,他也會記得在離開之前單獨請示韓健。讓韓健給他個確切的答案冥婚之鬼奴修仙。現在要回去問顯然來不及了。
“既為人臣,天子御駕親征我等豈有不送之理?”寧原冷聲說了一句。這令原本都準備走的大臣也停住腳步,此事不但作為皇帝的韓健沒說,連寧原也是“臨時起意”,居然說要在明日一起出城送軍出征。這種事是需要提前籌備和通知的,畢竟涉及到城門開放以及開路清場的問題,還要讓百官列陣等候,這一切還是小事,若是連天子那邊沒通知到,等天子過去了百官才到,那就成了笑話。
徐謹微微點頭道:“那老臣……就回去準備,明日與寧太師一道出城。”
說完徐謹也好像很趕路,快步之下一顛一顛走出宮門。寧原回頭看了宮闈的方向一眼,以他猜想,現在韓健應該是要在出宮之前去見楊瑞,何時出宮還不一定。但他準備在宮門口做等候,至少也要把此事跟韓健說了,若是韓健不同意,他也好再去通知將相送的事取消。
寧原讓隨從先去通知了六部的主要大臣讓他們準備明日送軍之事,他一人在宮門口等。一直到上燈時分,仍舊不見韓健出來,他不由有些著急。韓健和楊瑞畢竟是夫妻,若是韓健準備在宮中過夜不回東王府,他覺得自己也不能幹等一晚上。
“寧太師,還沒回?”正在寧原等的不耐煩時,倒是寧原身後傳來一個聲音,讓寧原嚇了一跳。
寧原轉過身來,卻見是一名年輕的官員,似乎曾在禮部見過。他畢竟曾是禮部尚書,對於禮部和學臺的一些官員還算認識,只是洛陽各衙門也算是魚龍混雜,他不可把所有人都記住,尤其還是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後起之秀。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