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面向全國農民的農業電視節目向農村地區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農民群眾提供科技資訊、致富資訊,讓他們走上科學致富的道路,改善了農村的生產力狀況;向農村地區傳播了先進的文化,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但是,我國農村經濟形勢發展迅速,“三農”問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農業節目在播出時間總量上還無法滿足這一需求,迫切需要農業節目播出量的增加,農民呼籲開設“我們農民自己的頻道”,也就可以理解了。
增加農業電視的節目播出時間量,開設專門的農業頻道,能夠對農村地區的和諧發展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專家認為,農民問題如何解決,直接關係著社會結構的合理與否和社會生態的平衡程度。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解決農民問題,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
中央提出“五個統籌”,其中最具挑戰性的就是“統籌城鄉發展”。因為當前我國城市與農村之間“地緣”分割、“人緣”分化、經濟分裂、社會分治的問題比較嚴重,城鄉矛盾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21世紀前半期中國社會轉型期內,農民、城市流動人口成為一個亟待關注的社會群體。
在當前中國社會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增加農業電視節目的播出量,甚至開設專門的農業頻道,更集中、更全面地關注社會轉型期的農村熱點問題,關注農民生活,關注農業發展,關注農村社會服務、農業產業化、農村市場體系等問題,是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既體現了“###”重要思想,又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的時代要求。
9億農民需求日趨加大且多元:農業節目供求缺口加劇
“CCTV—7農業節目好是好,我們還是覺得不夠看!我們地方臺的農業節目更是沒有幾個,農業節目的播出量還要加大!”河南農民吳會坡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當前農民除了能看幾場廟戲和幾場電影外,主要的文化消遣就是看電視。中央電視臺對觀眾的調查顯示,農村人口對於電視有著更高的依賴程度。這種依賴集中體現在對農事指導、致富經驗、產品銷路等資訊的獲取上。
農民的這些需求,必須在專業的農業節目中獲得。但目前我國農業電視節目的總量如何呢?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在廣播電視對農服務高層論壇上透露,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農業電影片道有5套,佔全國1254套電視節目的0�4%,針對農民進行科技普及和技能培訓的節目很少。
對此,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副會長張振華認為,媒體的資源配置與我們的國情實際“嚴重錯位”:我國絕大多數人口在農村,但大多數節目卻是做給城裡人看的,農業節目總量太少。在中央電視臺一個綜合頻道和15個專業頻道中,CCTV—7農業節目每天有8個小時。儘管從絕對數量上來講農業節目的時間安排並不少,但相對於我國農民觀眾的總數和他們的巨大需求來說,就顯得有些杯水車薪了。
除了開設了專門農村頻道的3個省,還有很多省級電視臺也開辦了少量農業專欄節目,但大多屬於地面臺節目,只能小局域內傳播。而且,由於缺乏專業電影片道的規模優勢,這些農業節目大多淹沒在以城市觀眾為主的其他節目、尤其是娛樂節目中。
2004年最新資料顯示:我國電影片道總量是2094個,節目全年播出總量為1004萬小時。這麼大的播出量中,有多少是農業電視節目呢?據中國傳媒大學有關專家測算:“不超過1%。”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全國電視節目數量和播出時間逐年增加,但從總體上看,面向和服務於城市觀眾需求的佔了絕對比例,真正面向農民在生產、生活中,對政策、資訊、技能、經驗、法律、生活知識等方面提出的需求的節目還太少太少。
目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必然要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這就要求加大農業電視節目的播出量,甚至專門的農業頻道,從而更大量、更迅捷地提供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所需要的資訊、技術、經驗和思路。
就目前形勢而言,廣大農民已從解決溫飽到基本進入小康,生活的富裕促使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更加需求,當今農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產模式、生活習慣等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農民在政策、市場資訊、法律知識、生活服務等方面有了更廣泛的需求。
另一方面,城市下崗人員增多,他們十分關注農村這個巨大的再就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