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商州。原在洪武年間降為縣,成化十三年(1477)復州,自西安府析出,領商南、雒南、山陽、鎮安四縣。
興安州。元為金州,本屬漢中府,萬曆十一年(1583)八月析出更名。領平利、石泉、洵陽、漢陰、白河、紫陽等六縣。
此外尚有數年轄川東夔州、巫山、大寧、大昌等地,後雖析出,但邊境事務仍與鄖陽撫治有瓜葛。
以上所列,統計五十餘州縣,二百餘年間,或有變革,也無傷大定。但自清康熙十九年鄖陽撫治裁撤後,原來所轄之道、府、州、縣分別歸湖廣、河南、陝西、四川巡撫領治。 冷老先生在我們眼前鋪設了一幅疆域遼闊的“鄖陽”,這個撫治的“鄖陽”歷史長達205年。
而“府制”的鄖陽呢?冷老先生告訴我們:鄖陽位於楚西北之邊陲,毗連川、陝、豫,一向被稱為“四塞奧區”。這一帶山高、谷深、林密、蒼莽,既有可墾之地,又有可開之礦,確有利於施行安民,增產物資財富。明洪武、永樂年間,這一帶被朝廷先後施行封禁。但因長期以來,各地農民擁有的土地多被王室、宗藩和豪強所佔,而農民負擔的賦稅和徭役又特別繁重,一遇天災人禍,便相率逃亡,叢聚楚西北禁區,墾荒開礦,維持生計。至天順八年(1464),流民已達一百八十萬之多。
…………
終於明成化十二年(1476)五月,朝廷納諫,命左副都御史原傑以撫治荊襄等處名義往理其事,撫治流民。
原傑到任後遂向朝廷擬議,因原襄陽府轄之鄖縣地接河、陝,路通水陸,居竹山、房縣、上津、商洛諸縣之中,為四通八達要地,奏請開拓鄖縣城,置鄖陽府,即其他設湖廣行都司,立鄖陽衛,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無虞”。朝廷遂頒詔示,批轉原傑的奏章,同意設府。於是在當年十二月將鄖縣析出襄陽府的均州,升為府,府址在漢水北岸,故定名“鄖陽”。又於次年建都察院,為都御使行使撫治之衙門。原傑由襄陽移駐於鄖陽。
從1476至中國帝制結束的1911年,鄖陽府制達436年!
這便是設定鄖陽府及鄖陽撫治的歷史由來。
。。
鄖陽府城:沉沒在江底的絕唱(5)
冷先生進一步從“鄖陽”概念的狹義、廣義、更廣義的區分上,詮釋歷史的鄖陽:
狹義的鄖陽係指湖北所轄之鄖縣而言,這是因為原鄖陽知府衙門設在鄖縣城中,其城向稱鄖陽府城,而周邊人民即習慣稱鄖縣為鄖陽。其建縣的歷史自秦、漢之際以迄於今,幾經更稱,最後定為鄖縣,計有2200多年的歷史。其地處於秦嶺、巴山東延餘脈之間,跨漢江上游之下段,土地面積五千餘平方公里(包括今日十堰市茅箭區、張灣區)。它的沿革有志,史實有續,口碑傳說,印象不滅,故有不少人竟把鄖縣稱謂“鄖陽縣”;廣義的鄖陽就是鄖陽府,它包括今十堰市所轄之十堰市區、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今襄樊市所轄之保康,今湖北神農架林區(原有2/3面積屬房縣),且始有短暫時間領有陝西的白河。民國前期,原鄖陽府省入襄陽,當地人民仍習慣稱其舊地為鄖陽府,其後歸宗鄖陽舊屬,設湖北省鄖陽行政區,置行政督察專員,但鄖陽府之名仍在民間流傳;所謂更廣義的鄖陽,則是指明成化間設定的鄖陽撫治,就其所轄之境而言,它包括楚之西北、豫之西南、陝之東南,以及川東邊陲之諸府、州縣,其地南跨長江,北越漢水,切割中原及江漢平原,縱橫各千餘里。到康熙十九年(1680)裁撤為止,計時205年。至此,我對故鄉鄖陽的認識開始清晰起來,一個歷史的鄖陽走進了一個理性的認知。有歷史就有文化積澱,有文化積澱就有一個城市或地域的特質和素養。此刻,我為故鄉驕傲。
民國之後,直至1949年之後,鄖陽作為地市級區劃,雖變來變去,但它始終是鄂西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作為“中心”的鄖陽,歷史已達500年之久。
丹江品水庫修建前的鄖陽漢江碼頭(陳家麟1974年攝)
那麼,我瞭解的古城鄖陽,或者說我經歷的古城鄖陽又是怎樣的呢?
古城鄖陽依山傍水,方圓十里城廓全部用青磚壘砌。城牆底寬一丈八尺,頂寬一丈六尺,僅城垛就有3700多個。古城按方位立四大城門:東為宣和門,南為迎黛門,西為平俚門,北為拱辰門,西南還設有小城門、小東門。萬曆年間,東門外開鑿護城池。嘉靖九年,重建大南門城樓和北門春雪樓。道光十一年,修築小南門外火星廟炮臺。古城中央,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