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勢高下向東北方向流入大海。人們稱這條黃河河道為“禹河”據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有以下幾次重大的改道。
先秦時期,古黃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稱。這一時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較穩定的,據譚其驤先生考證,在築堤以前,黃河下游河道見於古代文獻記載的有《山海經。山經》、《尚書。禹貢》、《漢書。地理志》三條(以下簡稱《山經》河、《禹貢》河、《漢志》河)。三河皆北流入海。“堤防之作,近起戰國。壅防百川,各以自利。”由於沒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氾濫。戰國中期築堤以後,《山經》河和《禹貢》河斷流,專走《漢志》河,河口在今黃驊附近,這是歷史上黃河河口第一次大的變遷。此種情況一直沿襲到西漢末年。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發生了有記載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這條新河在禹河之南。
��西漢時,黃河決溢11次,主要是在中後期。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黃河在瓠子(今濮陽西南)決口,洪水東南瀉入鉅野澤,由泗水入淮,這是西漢最著名的一次決溢,歷時20餘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歸故道。其後,黃河多有決溢。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以上決口,久不堵塞,氾濫於濟、汴之間長達60年,直到東漢王景治河,才結束這種局面。
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動員了數十萬人,在王景的主持下,採用修堤、護岸和疏浚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理,方固定了河道。史稱,王景與助手王吳“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漬,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遺漏之患”。透過這次治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形成了一條新的河道。一般認為,這是黃河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自東漢以後,由於王景治河疏導得法,特別是因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一度變農為牧,中原地區生態環境破壞速度趨緩等原因,黃河出現了700年左右的長期安流的局面。
自唐中期以後,黃河氾濫rì益嚴重。五代初年,黃河決口即不絕於史。五代數十年間,黃河不僅因洪水頻繁決口,而且因戰亂不止,許多軍閥以水為兵,多次人為決口,以致中原連年水災。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遼宋金時期的370餘年間,黃河決口氾濫或改道有記載的就達到210餘次。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十一月,河決澶淵,泛數州”;“五月,河大決濮陽,又決陽武”。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秋七月,“河決孟州之溫縣、鄭州至滎澤、澶州之頓丘”,以致中原等地一片澤國。此後黃河決溢之害較前更甚。宋仁宗時,黃河決口頻繁且大。天聖年間,黃河在滑州與澶州之王楚埽等地再次決口。景祐元年(1034年),“河決澶州橫隴埽”,加上後來的決口,黃河在澶州橫隴埽(今河南濮陽東)開始逐漸衝出一條新河,在今無棣以備入海,後世史書多以此稱為“橫隴河”。
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澶州商胡埽(在今濮陽東)決口,向北改道,形成“北流”,在泥沽(今天津市東南)入海。嘉祐五年(1060年),黃河在魏縣第六埽(今南樂西)決口,向東分出一支,形成“東流”,亦稱二股河,在無棣北入海。此後,宋朝統治階級內部就黃河是北流還是東流的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議,長達數十年之久。以自然條件而論,北流較為順應河勢。從防禦契丹的角度出發,黃河北流,流入契丹境和淤塞北宋邊境上的塘泊,均帶來不利因素,即所謂“失中國之險,為契丹之利”。熙寧二年(1069年),為實現全河東流,堵塞北流,使河水盡歸二股河入海。黃河單獨東流入海持續了11年,又於元豐四年(1081年)在澶州小吳埽(今濮陽西南)決口,北流至天津西入海。元祐八元(1093年)又一次人為挽河東流,但沒有幾年,又於今年在內黃決口,主流仍走小吳埽北流故道,東流盡絕,惟北流獨好。
這種局面讓穿越眾十分尷尬。要說從後世來的穿越眾對治黃工程也不陌生,可以說沒有一個人的方法可以超過穿越眾對黃河治理的手段,但是剛剛建國就被黃河決口甩了一耳光。自稱承天受命新的華夏帝國大腦一樣的穿越眾十分不爽。
黃河改道以後,下游地區河患次數增多,且規模大,持續時間長,所造成的災禍也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