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榮譽與失敗面前,平靜得像一潭湖水,這就是華為應具有的心胸與內涵。
任正非認為,華為的發展道路不可能一直風調雨順,狂風暴雨是一定會來的。他希望在那個時候每一個華為人都能像蜘蛛一樣,不管遭遇多少挫折和打擊,都不要放棄,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補網”,等待危機過去;他要求華為人必須做到,在面對繁榮和讚揚時,要能像勤奮的蜜蜂一樣,埋頭苦幹,不為得失而耿耿於懷。這種“在榮譽與失敗面前,平靜得像一潭湖水,就是華為應具有的心胸與內涵”的精神後來被納入了華為的企業文化中。
萎縮、破產一定會到來
在1995年、1996年,任正非一直強調“繁榮背後就是危機”,在思想上較好地引導了華為員工戒驕戒躁,不被勝利衝昏頭腦。
在接下來的幾年,華為實現了突飛猛進的擴張。不僅出臺了《華為基本法》,引進了任職資格制度,還實現了產品的多樣化,除了原有的電話交換機外,還介入了資料業務、無線通訊、GSM等通訊領域的主導產品。1998年,華為終於成長為國內通訊製造業霸主,同年,華為的銷售額比1995年增長了6倍,達到了89億元。更為重要的是,華為已經基本實現了“農村包圍城市、最終奪取城市”的戰略目標,其核心產品也進入了國內所有發達省份和主要城市。從1998年開始,華為取代上海貝爾成為國內通訊市場的領頭羊。
從這些成績中,任正非卻發現了一個事實,即華為從1997年起發展速度已經開始慢下來了,有可能還會不斷慢下來。儘管華為每年淨增的絕對值很大,但相對值卻在減少,逐步降到國際高科技企業35%的平均增長水平。
在2000年那篇聞名於業內的《華為的冬天》中,他這樣闡述“失敗一定會到來”的觀點: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只有做到這點我們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任正非寫道:
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任正非當然希望給華為公司的太平時間越長越好,但是,四季輪迴不可能永遠都是春天,冬天是一定會到來的。所以在後來緊接著《華為的冬天》出爐的姊妹篇《北國之春》中,任正非以一種篤定的語氣來闡明他關於“華為的冬天”的論點:
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到來的。
現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經不遠了,我們(要)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我們可否抽一些時間,研討一下如何迎接危機。IT業的冬天對別的公司來說不一定是冬天,而對華為可能是冬天。華為的冬天可能來得更冷、更冷一些。(因為)我們還太嫩,我們公司經過十年的順利發展沒有經歷過挫折,不經過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道路。磨難是一筆財富,而我們沒有經過磨難,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我們完全沒有適應不發展的心理準備與技能準備。
我們在討論危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結合自身來想一想。我們所有員工的職業化程度都是不夠的。我們提拔幹部時,首先不能講技能,要先講品德,品德是我講的敬業精神、獻身精神、責任心和使命感。危機並不遙遠,死亡卻是永恆的,這一天一定會到來,你一定要相信。從哲學上、從任何自然規律上來說,我們都不能抗拒,只是如果我們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存在的問題,我們就能延緩這個時候的到來。
危機的到來是不知不覺地,我認為所有的員工都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場想問題。如果說你們沒有寬廣的胸懷,就不可能正確對待變革。
在這些觀點提出的同時,任正非加快了華為內部整理、業務流程、供應鏈等環節的改革。他的這些講話既為這些變革運動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工作,也為華為未來將向何方(職業化、國際化)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在部分華為人不理解甚至出走的種種壓力下,華為逐漸建立起了一套規範化的運作流程和管理體制,使得公司在2001~2003年的“華為的冬天”到來時能夠有充分的準備和有效的應對措施。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