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介石一面嚴令部隊注意軍紀和各軍駐紮原地待命,一面派蔡公時及隨員十餘人到日本駐屯軍福田師團部交涉。不料,“五月三日,我軍於佔領濟南後,正從事渡河北上之準備,日軍突然襲擊我軍,圍攻我交涉公署,慘殺我交涉員蔡公時,全市郵電機關亦被佔領,復向我提出,濟南我軍一律解除武裝,及附近二十里以內不得駐兵種種無理要求,且不待我答覆,即開炮轟城,我軍不得已退出城郊,軍民死傷萬餘,財產損失無算,造成我民族史上奇恥大辱”。蔣介石在《誓雪五三國恥》中說:“日本人那種野蠻行動,簡直就是禽獸,對於我外交官,竟敢施行那樣的暴行,誰亦想不到的。這次日軍暴虐的行動,就是世界各國,也都曉得了他們是一種最野蠻的軍閥。”對此,蔣介石一面同日本交涉,一面命令部隊“繞道渡河,繼續北伐”。就交涉來說,經過11個月的周折才解決。日本方面不得不承認:“濟南事件以來日中邦交處於斷絕狀態中國正在大舉排日,貿易也已停止,尤其是與中國交易繁複的大阪經濟界簡直是一籌莫展。”“解決這樣事件的條件,照例是採取使對方道歉、賠償,並保證將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等。但是,解決濟南事件時日本方面的方針是:即使雙方各負一半責任也可同意。”♀米♀花♀書♀庫♀ ;__
儘管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和侵華行徑有這麼早與這麼深的瞭解與認識,但南京政府建立後,蔣介石做的卻是“攘外必先安內”。
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在南昌發表的《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書》中就十分清楚地表達了他對“安內攘外”的立場與觀點。他說:“我全國同胞當此赤匪軍閥叛徒,與帝國主義者聯合進攻,生死存亡,間不容髮之秋,自應以臥薪嚐膽之精神,作安內攘外之奮鬥,以忍辱負生之毅力,雪黨國百年之奇恥。惟攘外應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則不能攘外。”9月1日,蔣介石在漢口發表的《為呼籲和平告全國同胞書》中下了死決心地說:“中正惟有一本素志,全力剿赤,不冀其他,惟冀除我民族根本之大患,以完成唯一使命。”
當時東北的敵我態勢是這樣的。“九一八”事變前,日寇駐在東北的兵力,一為鐵路守備隊,下轄四個大隊,由其國內各正規師團抽調兵力編成,是永久性的駐屯軍;一為駐屯師團,轄兩個步兵旅團和一個騎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這是駐東北的常備師團,每兩年與國內師團輪換一次;一為旅順要塞司令部,轄旅順重炮兵大隊以及屬於關東軍的憲兵隊和特務機關等。這些部隊統歸關東軍司令部指揮。關東軍司令部原設在旅順,“九一八”事變前移到瀋陽。當時這些部隊主要是控制了遼吉兩省的重要城鎮和主要交通幹線。日寇圖謀東北,由來已久,迄至“九一八”事變前,日寇在東北的侵略勢力已根深蒂固,為了力謀實現其大陸政策,已多方製造事端,向中國挑釁。而中方,在中原大戰中,張學良為了幫助蔣介石戰勝馮玉祥、閻錫山,已將東北軍主力大部分開進關內,其自己也長期住在北平。1931年七八月間,馮玉祥部投張學良的石友三受非常會議的收買,轉過來反張,進兵北平。這時,張學良就把東北可能抽調的部隊抽調入關,參加討伐石友三的戰事(黑龍江僅有的兩個國防旅也都在這時調入關內),這樣,致使東北的邊防軍兵力益顯單薄。當時東北軍將領對於這樣的抽調兵力打石友三曾作了通俗而又形象的比喻:“東北軍為了討伐石友三,不但把棍子拿了出來,而且連笤帚紇達都拿出來了。”結果在東北,吉、黑兩省只剩下五個旅,而且多為裝備低劣、兩團編制的省防旅;處在日軍強大兵力威脅下的遼寧,也僅留王以哲的第七旅、張廷樞的第十二旅、張樹森的騎兵第三旅、常經武的第二十旅和兩個省防旅,總共五六個旅的兵力。這正如馮玉祥所說的:“當時看見張學良跑到北平,日本人覺得這個時候可以發動了,因為日本人看見蔣介石在北伐成功以後,自己用刀把自己的臂膀和腿都砍掉了,明明地知道,就是日本人佔了東北,蔣介石也沒有什麼辦法。”
第5頁 :
東北的形勢越來越危急,日本的侵略野心暴露得越來越明顯。當時瀋陽市公安局督察長兼公安總隊長熊正平目睹“九一八”事變前“瀋陽形勢即日漸緊張”,就向警務處長黃顯聲報告。黃遂親赴北平向張學良報告。黃由北平返回瀋陽後對熊正平說:“副司令派王維宙代表他到南京請示中央了,蔣介石指示不必驚慌,有九國公約及國聯,日本不能強佔我領土,萬一日本進攻,也不可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