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服,坐上馬車趕往皇宮,早餐是一壺調了蜂蜜的豆漿和兩個雞蛋。
一般大臣上朝是不敢吃東西的,一來怕憋不住,二來又怕放屁打嗝什麼的在朝堂上不雅,是要被御史彈劾的。不過楊彥完全沒這顧忌,他甚至想自己要真是在上朝的時候憋不住了,他就跟父皇請假,總之,身體最重要。
清早的長安街很清靜,除了去上朝的官員的馬車或轎子,一般沒有別人。碰到同僚,不管人家是哪一個派系的,楊彥也溫和地與他們打個招呼。
到了宮門外,康王和安王看到楊彥來了,也沒感到意外,顯然他們早已經得到訊息,只不過對於楊彥選了工部,他們還是很意外。
“聽說三弟去了工部,真是恭喜了!三弟向來喜歡搗鼓新玩意兒,去工部倒也相得益彰。”康王楊興名為恭喜,其實就是來打擊挖苦楊彥的,那說話的語氣神態就不自覺的帶著幾分狂妄。
楊彥彷彿沒聽出來似的,仍然笑道溫和得體道:“多謝大哥。小弟也覺得工部不錯,只要能為父皇分憂,去哪兒都是一樣的。”
安王楊輝在一旁笑道:“三弟說得不錯,在哪兒都是為父皇分憂,咱們兄弟幾個,為父皇分憂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大哥在戶部也很辛苦,二哥我在吏部事情也多,倒是三弟在工部更清閒一些。父皇也是想著三弟之前的雁門關十年,多有辛苦,如今回京,還是應該多多休息才是。”
楊彥笑道:“為君父分憂,安睿不敢言苦。六部相輔相成,本來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不過是各司其職,都是為朝廷為國家辦事。小弟既然接管了工部,必不敢有絲毫懈怠,請二位兄長放心,小弟定會認真負責地管好工部的。”
康王和安王都沒在楊彥面前討到便宜,也只好勉強一笑,沒有再說話。宮門外等候著的大臣們見了,都不禁對平王殿下的風度暗加讚歎。特別是六部中沒有實權油水向來被其他同僚看不起的官員們,楊彥那句“六部官員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話可謂是撓到了他們的癢處,不禁對平王殿下感激涕零,頓生知己之感。即便是康王和安王一系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認平王殿下看起來確實更有氣度。
終於,厚重的宮門“吱嘎”一聲緩緩開啟,眾臣在三位皇子的帶領下進入大興宮太極殿早朝。
早朝上,皇帝頒佈了讓平王總領工部的旨意,讓眾臣們腹誹不已。不明白平王殿下怎麼就去了工部而不是兵部呢?這算不算是康王和安王殿下聯手打敗了平王?
早朝後,楊彥沒有直接去工部,而是先跟著父皇回勤政殿。
“可是有事?”楊昊問他。
“父皇,兒臣想辦一種定期釋出的刊物,就像您看的摺子一樣,但要大得多,初步計劃為兩尺高,六尺長,兒臣取名為報紙。裡面的內容兒臣是這樣考慮的,有長安才子新寫了什麼詩詞文章,可以挑好的刊登在上面;朝廷有什麼新的政令措施喜訊需要百姓知道的,也刊登在上面;長安或其他各地發生了什麼新鮮事,也可以讓百姓們瞭解一下;兒臣還請了人寫書在上面連載,就像兒臣以前寫那個射鵰英雄傳一樣;另外,還有版面給商家做宣傳,或者有尋人的也可以刊登在上面廣而告之……”
楊彥將自己的構想慢慢講給父皇聽,楊昊不知不覺中聽得入了神。
楊昊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腦子不可謂不靈活,楊彥一說,他就很敏感地發現了這報紙的重要作用。
“百姓識字的不多,你這個報紙是賣還是送啊?只怕開銷不小吧?可是找父皇要錢來了?這個父皇可沒有,你別打父皇的主意。”這些年大隋雖然強盛,但一直輕徭薄賦,偏偏邊關一直不安穩,年年打仗,國庫裡也沒多少銀子,而皇家內庫雖然收入不少但開銷也大,也沒多少錢。
楊彥笑道:“父皇放心,兒子這報紙可不白送,兒子是打算賣的,不會虧本的。不過,兒子想求您一副墨寶作為刊頭。您想啊,有您的御筆題字在上面,但凡家裡有幾個閒錢的人還不都得買了收藏起來當傳家寶?”
楊昊一聽,不由指著兒子笑罵道:“你這個滑頭!原來還是指著父皇給你掙銀子呢!”如果只是題字,不讓他從內庫中掏銀子,楊昊還是願意支援的。
楊昊一擺手,御案上很快準備好了文房四寶。“說吧,想取個什麼名字?”
“父皇,兒子想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大隋之音’,您覺得如何?”
“大隋之音?大隋之音……”楊昊沉吟了一陣,越念越覺得這名字好。“這名字果然取得好!”
楊昊提筆寫下“大隋之音”四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