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主公謀,此正是消耗齊國實力的最佳時機,而且主公曾與秦、魏訂有盟約,可名正言順地插手六國戰事,正其時也。
臣有三策,一策派出善辯之臣前往魏韓,堅定他們抵抗之心,讓戰事儘量拖的時間長一些。二策命密營嚴密監視秦軍的調動動向,不妨透漏給楚軍一些,讓秦軍推進的速度慢一些。三策約定趙國與我軍同時攻齊,以解魏國之圍。能夠削弱強大近鄰的實力,臣想趙國一定會動心的。我軍以侵佔土地城池為目的,速戰速決,適可而止,等齊國軍隊反應過來,大局已定,想要回那些城池土地,可以,談判就是了。
如此做有三個好處,一是能夠在中原樹立起我國負責任、重盟約,講信譽的良好形象;二是能消耗所有參戰國家的實力,讓齊、楚、魏、韓、秦五國誰也別在這場戰爭裡得到便宜;三是我國能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且還名正言順。”說完,目光炯炯地望著主公,等待他的決策。
宮殿裡一片寂靜,君臣都在心裡衡量著江子奇所獻計策的利弊,他的計策不可謂不大膽而出人意料,等於將七雄都扯進了這場大戰之中。成功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只是一下子將其他六國都算計其中,一旦敗露後果也是極其嚴重的,並且想一下子消耗六國的實力,而且還不能使哪一方單獨得到好處,這其中的變數太多,很難把握得那麼準確。
良久,站於臣班尾部的竇章忽然出班對凌雲志一禮,臉色陰沉,沉聲道:“臣贊成軍師之策,摸清秦軍動向,透漏給楚軍,密營一定準確無誤地完成。請主公決斷!”
第二個出班贊成的是蘇秦,“臣認為軍師之策乃萬全之策,作為秦、魏的盟國,我國派使出訪魏、韓兩國,表明我國支援的立場,以及派軍進攻齊國,以解魏、韓之圍,乃再正常不過的正義之舉了。至於拖延戰事、消耗他國實力,全賴於秦軍的進軍速度,只要密營不暴露,無影無跡之事何懼他人能知曉。
臣請命前往魏、韓兩國,目標既定,謀略運用存乎一心,臣有信心完成任務。”
隨後秦開、無匣、白起、甘宓等軍方實力派將軍紛紛發言,贊成軍師之策。
總監察御史韋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認為領地、燕地目前還不具備介入中原事務的實力,當前階段應該韜光養晦,全力發展國內經濟,實施和平崛起的政治和外交謀略,而不是貿然參與到中原戰事中去,過早露出爭霸天下的鋒芒,以至於引來各國的壓制和打擊,弄不好還會將戰火引入國內,那就得不償失了。
內府總理董先良、後勤總長梅盛、軍訓預備役總長滕毅、武器裝備發展總長管通先後發言,贊同韋嘯的觀點,反對過早暴露鋒芒。
凌雲志臉色平靜,認真聽著每位軍機大臣的發言,然後看了看悠閒站立、微笑不語的蘇煥,至今沒有發言的淡顏和坐在太師椅上神色平靜的鬱心怡、宇文芳華,淡雅一笑道:“蘇卿、淡卿、心怡、芳華,你們也談談想法。”
淡顏看看蘇煥、又望了望兩位夫人,出班一禮,然後笑道:“微臣認為兩種意見都有可取之處,只是因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才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韋大人等之所以反對,是擔心我國還沒有強大到與諸國抗衡的地步,會受到各國的打擊和壓制,甚至遭受滅頂之災,從長遠戰略思考,所擔心的非常有道理。而江大人之所以提出這個計策,也同樣是基於我國目前還比較弱,想透過消耗各國的實力,同時加快我國的發展,來減小我國與強國的差距,出發點和方法都是很正確的。
為什麼說方法正確呢?現在天下最盛行的就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酪政治法則,弱者要想在強者夾縫中生存,就必須合理地同強國進行鬥爭,要在各國面前樹立起負責任、不畏強權的威信,展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外交大戰,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大煞強國的威風,鞏固和提高我國的地位,使強國不敢對我國輕舉妄動,力爭為我國贏得充足的生存發展的和平時間和空間。因此臣贊同江大人的策略。”
第二卷 塞外風雲 第三集 瀟灑凝練 第十章 介入中原(3)
凌雲志眼裡不禁流露出讚許的光芒,淡顏所言非常正確,常言道,大者難攻,小者易服,如果連強國都敢攻打,使它感受威脅,那麼強國也就輕易不敢來招惹你了,弱國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你產生敬服。他一語就點出了江子奇謀略的中心,而且很容易地就平息了分歧,真乃大智慧的智者。
凌雲志微微一笑,接著又望向了蘇煥。
蘇煥淡雅一笑,出班,道:“微臣想說的,淡大人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