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任命和內侍秘書署、內侍軍機署兩署的職責。
軍機閣會議對六國戰爭可能出現的變化進行了預測,並研究了應對的措施。
會議結束以後,凌雲志興致勃勃地跟隨五位愛妻前往後宮,鬱心怡分別給寧靈、寧喧安排了殿宇樓閣住處,凌雲志給兩處殿宇樓閣命了名,“芙蓉殿”“桃花殿”。
諸女本按照跟隨凌雲志的時間長短來排序的,寧靈本應排在第二位的,她自己謙讓,主動排在宇文芳華、嫣公主之後,列第四位,而寧喧是目前最後一個與凌雲志明確婚姻的,名列第十二位。
對於妻子們的排位,凌雲志並沒有參與,任憑她們自己協商確定,樂得清閒逍遙自在。
由於鬱心怡事先安排周全,芙蓉殿、桃花殿裡早已佈置一新,宮女太監一應俱全,使寧靈、寧喧切實感受到了家的感覺。
安排穩妥,鬱心怡輕瞥寧靈一眼,笑盈盈地說道:“靈妹多年未與夫君一會了,你們倆好好聊聊吧,呵呵,喧妹,來,我領你各位姐妹的住處熟悉一下。”
宇文芳華、嫣公主也是眼角帶笑,輕瞥夫君,寧喧乖巧地謝了大姐,笑嘻嘻地跟隨鬱心怡三女而去。
凌雲志爽極,抱起困窘的寧靈,大步行進芙蓉宮,服侍的宮女們喜笑顏開,急忙指引臥室方向,退出殿外,緊關殿門,在外侍候。
隨後幾日,凌雲志一心撲在了菽油作坊裡,按照凌雲志的指導,作坊採取的是楔式榨油的工藝,裝置有:火炕、石碾、鐵鍋、鐵圈、油包草,楔榨機等,其中楔榨機最為關鍵,經過多次試製,才得成功,其為木質結構,每排有榨眼3垛或5垛,每垛裝胚餅5塊、1晝夜上4次垛,生產60—100塊菽餅,出油率一般為5—6%,最高為8%。大的一次可垛60塊餅。
榨油的工藝過程和操作主要是將清理後的菽,用火炕加熱軟化以利軋胚,用兩匹馬驅動石碾將菽軋成薄胚,然後用鐵鍋煮沸的水蒸汽蒸胚,將蒸好的胚,裝入鋪好油包草的鐵圈內,包好成型送入榨機,不斷用人持石錘打楔,由於楔子加深而壓力增大,逐漸將油脂壓出。
毛油生產出來以後,還得經過精煉工藝流程,過濾、水化(脫膠)、鹼煉(脫酸)、脫色、脫臭等,最後才是可以使用的成品油。這一步研製的時間最長,經過無數次試驗,凌雲志提出的高溫水化生產工藝獲得成功,即將毛油加熱到80℃左右,再加入90℃左右2—3%的熱水攪拌水化,後靜置沉澱24小時,分出油腳。水化後的淨油再加熱至100—120℃,真空脫水,即為成品油。
桂月十五,那時還未有中秋佳節之民俗,鄂雲婉從外尋覓野生茶園而回,自此十二女全部聚齊,凌雲誌喜出望外,加上成品菽油剛好生產出來,於是他親下後宮大廚房,諸女好奇地紛紛跟到後宮大廚房打下手。
凌雲志很平常的烹炒技術看在後宮大廚房庖子們眼裡,卻疑為神庖下凡,煤火高燃,炒勺翻騰,香氣四溢,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炒菜落在只會蒸煮的庖子們眼裡,驚喜萬分,連呼奇技!
當時烹調技術已有蒸煮、爆烤、煎熬等種,主要食品除粥飯外,菜餚有肉類、蔬菜以及菜羹、肉羹等,羹比較普遍。何曾見過這般精緻、花樣繁多的製作工藝,個個睜大了眼睛,不肯漏過任何一個細節。
那時蔬菜已有芹菜、韭菜等,花椒、山蔥等調味的原料也已有了。
凌雲志事前將花椒精心加工成粉,將鮮花椒集中晾曬半天到一天,然後放在鐵鍋簾上烘烤,花椒烘乾後,放入炒鍋中,用文火炒制,一邊炒一邊不停地翻攪,然後用小石磨碾碎成粉。這一切都是他指導庖子們完成的。
直到此刻庖子們才知道這費盡功夫製作出來了粉末是做什麼用的,原來是調味品,花椒粉融入肉菜中所揮發出的芳香,讓庖子們油然神往,大開眼界。
第二卷 塞外風雲 第四集 漢國初建 第十章 春花秋月(4)
凌雲志又讓人將粒鹽碾碎成粉,這一切都準備齊全,然後開始原料的初加工、原料切配的樣式各異,庖子們圍在凌雲志的身邊,仔細觀察著他對不同原料的切法,他也有意放慢速度,以便庖子們記住。
念研究生時,凌雲志一直租房單住,他又嘴饞,只好跟著菜譜試著學習自己做菜,那時最常炒得一個大路菜就是炒肉絲,因此他今天第一個炒得菜就是炒肉絲,炒肉絲最理想的用料是豬的裡脊肉和外脊肉。青瓷盤裡早已備好粗細一致,長短一致的切好的肉絲,以及長短與肉絲等長的芹菜配料。
炒鍋上旺火,放底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