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餉計程車兵名額是十二萬人,一大半軍餉被孫承宗及其親信們集體貪汙了。
——另外一則訊息與此密切相關,孫承宗之所以要到山海關之外去,進軍錦州、大淩河等處,是因為害怕朝廷派人清點部隊人數,關外土地並不值得守,努爾哈赤根本就沒想要那些地盤兒,孫承宗故意到努爾哈赤鼻子底下挑釁,是為了激怒努爾哈赤,挑起戰爭,以便大量虛報傷亡數字,彌補貪汙之空缺。
——最後一則訊息最是駭人聽聞,孫承宗最為信任的一個將領打了一場敗仗,實際上根本就是一個陷阱,是為了殘害異己將士、虛報傷亡數字、掩蓋貪冒軍餉而故意所為。云云。
於是,帝國言官——監察官員們真真假假地群情激憤,排炮般彈劾孫承宗。當年十月,帝國遼東前線的最高統帥、經略遼東近四年、令努爾哈赤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孫承宗,終於經受不住來自朝中同事們的猛烈抨擊,被中央政府三下詔令召回北京聽候處分。據說,彈劾孫承宗的各級各類官員達數十人之多。孫承宗遂掛冠而去。
袁崇煥耳聞目睹了這全部過程,對此,他心中作何感想,我們不得而知。幾年後,當他陷入類似的境遇並再一次臨危受命時,從他寫給皇帝的信中,可以看出,孫承宗的遭遇曾經給他留下了至為深刻的印象。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與自己將要面對的命運比起來,孫承宗算得上是太過幸運了。
此時,努爾哈赤已經在當年三月將後金政權首都由遼陽遷到新都瀋陽。孫承宗剛剛離開遼東前線,努爾哈赤立即秣馬厲兵,開始進行大規模戰爭動員。他似乎根本就沒把大明帝國接替孫承宗的新任遼東經略放在眼裡。從某種意義上說,努爾哈赤做得完全正確。大明帝國前來接替孫承宗的督師,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確不配受到敵人的重視。
新任遼東經略名叫高第,據說深得魏忠賢賞識與支援。他到任後,三下五除二將孫承宗花費巨資的三年佈置、三年心血大體廢止——下令將山海關外近五百里土地全部放棄,命令所有關外軍政人員、物資、百姓人等全部撤退關內。
。 想看書來
袁崇煥,在迷局中脫穎而出(6)
後來的情況表明,除了那個出身廣東東莞的南蠻子袁崇煥之外,高督師的命令得到了很有效率的執行。兩個月後,到公元1626年即大明天啟六年正月,軍事要塞大淩河、錦州、松山、杏山、塔山等等已經撤得乾乾淨淨。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寧遠城,孤懸關外二百里處,裡面駐紮著不足二萬守軍,及孫承宗四年心血中碩果僅存的一個袁崇煥,準備“獨臥孤城,以當大敵”,與寧遠城共存亡。
寧遠,就是今天的遼寧省興城縣。與錦州一樣,坐落在北面是山,南臨大海的狹長地帶上,守住這兩座城池中的一座,便鎖住了東北通向山海關的咽喉,號稱遼西走廊,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如今,錦州守軍已撤,剩下袁崇煥,冒著被高第尚方劍誅殺的危險不肯撤離,表明了他過人的膽識與性情。
之所以會發生這麼離奇的事情,與朝廷中劇烈的###有著直接的關係。
新任遼東經略高第是帶著兩個堅定信念來到山海關的。
其一,他堅定相信孫承宗率領的所有山海關及關外部隊總人數不會超過五萬人。以前孫承宗申請領取的十二萬人糧餉,不是為了養兵,而是為了肥己,因此,自己有責任讓他和他的親信們把吞進去的錢糧,怎麼吞進去的,就要怎麼吐出來。孫承宗是一位威望崇高的東林黨親近分子,魏忠賢與東林黨不共戴天,孫承宗既然不為己用,就必須把他幹掉。高第的此種堅定信念,來自朝廷中這種你死我活的###形勢。
其二,高第堅決認定,山海關外土地遼闊,地形平坦,根本不可能長期防守,防線就應該放在山海關。
為了確認部隊準確人數,以便坐實孫承宗的罪行,高第一到山海關便立即下令,關外所有大小防守據點一律撤除,所有部隊、官民人等統統移入山海關內。
命令下達後,前線將士許多人目瞪口呆,完全無法明白這是什麼路數。耗費千萬軍費錢糧、歷盡千辛萬苦才收復回來的土地,建設好的城鎮與軍事設施,安居樂業的黎民百姓,一切的一切,一夜之間說不要就都不要了?國家經得住幾次這樣的退守?人民受得了幾次這樣的顛沛流離?普天之下,到哪裡去找這樣的敗家子?
這真是名副其實的亂命,不可能不受到置疑和抵制。面對懷疑、不滿和抵制,高第越發認定這些官吏將佐之所以不願執行命令,就在於他們集體貪汙了空額兵餉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