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嘉廉貴為CA公司的董事長,但開會完全沒有大管理者的架勢,他說話時也時時被其他人打斷,但他卻毫不介意。他以許多小動作與言語表現出親和力,別人做得好,他會立即點頭同意並全力支援。在討論事情的時候,他很仔細聽取別人的意見與論點,然後加入自己的意見,但他並不堅持己見。他不同意的,會說:“我不喜歡這個方式。”他反應快、思考清晰、運用很多肢體語言。他的表情豐富,有時會一下子針對某事露出不耐煩的神情,說:“太複雜了。”
會議的進行十分具有活力,王嘉廉的幽默感與員工之間一往一來的動力,產生極佳的溝通效果。雖然氣氛輕鬆,但每個人對目標與議題會全心地投入與貫注。
如何使會議溝通更富有成效?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喜歡參加會議。會議會佔用大量的工作時間,但是,有些會議又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怎麼才能使會議更富有成效呢?
(1)開會前,能取消的會議就取消。有些會議是可以不用召開的,因此在籌備會議之前應探尋取代會議的可行途徑。
(2)為避免會議過分冗長,如有可能則將會議安排在午餐前、另一會議或活動之前或是下班之前舉行。
(3)召開會議之前必須先確立清晰的目標。若無清晰的目標,則不應開會,因為目標是會議的指南。
(4)儘量減少與會人數,只邀請有關人士參加。
(5)選擇適當的開會地點,以方便與會者。
(6)會議議程及有關資料應先發給與會人,以便他們能事先做必要的準備。
(7)控制好會議的每一個階段。一個會議過程中的活動分成四個階段:
·與會者們審視不同的陣營,然後決定自己的立場;
·大家各抒己見;
·大家達成共識;
·著手解決問題。
(8)瞭解每個會議出席人。一位成功的商人常常在召開一個會議之前手中有一張這樣的圖表和介紹。
□批評的藝術
一位商人不能老是“做好人”,有時候你必須責備和懲罰,假若你不這麼做,錯誤的事將接二連三地發生。會當領導的人會讓責備也成為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1.及時糾正錯誤
巴頓將軍勸告別人,對犯錯誤者應該立即責備,他自己的部下每逢犯錯,他也會立即讓他知道。他曾經這樣說過:“雖然在戰鬥訓練中我不能殺人,但是我會讓那些犯錯的人因我發怒而情願死去!”
巴頓的這個說法和目前最現代化的責備理論不謀而合,這真是件有趣的事。希蘭查和詹森在他們的暢銷書《一分鐘經理人》中建議:“要在錯誤發生後立即加以責備。你要明白指出他們錯在哪裡,用堅定的口氣告訴他們,你覺得他們錯了。”
另外,你應該記住,責備是批評的一種。因此你應像我們在前面所討論過的,如果你知道犯錯者有不得已的苦衷,那你根本就用不著再責備了。你在私下責備人,對你自己或者是別人都不會形成干擾。
假如你在盛怒的狀況下,你可告訴對方你在生氣,而且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生氣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氣得失去控制。失去控制表示你己失去原來責備的目的。
當你要責備人時,你得謹記你想達成的目標。你不是要傷害別人、引起別人反感或是恐懼,而是要別人知道錯誤,謀求改進。
你應和他們握手或是拍拍他們,讓他們知道你並不是和他們處於敵對立場。你應告訴他們你非常器重他們,同時要強調你只是責備他們這次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整個人。讓他們瞭解責罵過了,一切也就過去了。
2.懲罰意在教導
有時候,員工犯的錯非常嚴重,你必須執行某種形式的懲罰。當你必須用到懲罰時,你不要猶豫,要知道拖得越久,對你和應該受懲罰的人來說,日子就更難過,也越容易使別人誤解你懲罰不公平。
懲罰時,通常要附帶某種形式的糾正行動,假若你懲罰的目的只是為防止未來,那你應謹記主要的防止未來因素,而不必太過嚴厲。
懲罰的一種重要含義不是隻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要達到懲罰的目的。
在拉丁文字裡,“懲罰”的意義就是“教導”,懲罰的輕重全視領導者想“教導”對方的程度。假若你要團體中的成員尊重他們的領導人並尊重自己,要求他們做事達到最高標準,這是要靠慢慢教導,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不能平日放鬆,忽然有一天一下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