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勞公司在各地的分店卻絲毫無損。
□拋棄不當的理財方式
做生意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如果不會理財,就不可能會賺錢,即使賺了錢,也會白白流失。理財不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不重視資金週轉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人體要靠血液在周身迴圈流動,為全身的器官提供營養;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也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作保證,才能維持正常的執行。資金週轉速度慢,將使小本經營者很被動。
天津郊區有家配件廠,一年前與另一個組裝汽車的廠家訂了供應配件的合同。按成本計算,所供應的30幾種配件,利潤可以達到34%,經濟效益是相當可觀的。但對方要求所訂配件,要按照組裝汽車的數量分批供應,隨要隨供,要多少供多少。這個條件,看上去並不苛刻,但執行起來,卻給配件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原來對方組裝汽車用的是進口發動機,每次進口的批次不等,進得多,需要的配件量大,配件廠加班加點突擊生產才能供得上;進得少,需要的配件量小,配件廠平時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壓在廠裡,一年之內,這些配件的原料和成品長期佔用著140多萬元資金。廠內缺乏流動資金,其他生產專案都被迫停了下來。經營者只注意了單項生產的利潤,忽略了資金佔用這個因素,結果給自己造成了非常被動的局面。
2.不進行財務核算
小本經營者通常很少對店裡的財務做整體的規劃。小本經營者在開業前很少會預估營業額,也不擬訂年度預算和銷售計劃,因此在成本和利潤的控制上,往往不得要領。
只重現金的賺賠,忽略實際經營的盈虧,是小本經營者的經營誤區。以一家花店為例,店主一直覺得花店生意很好,每天都有現金盈餘,所以每個月都慷慨地發獎金給員工,但年終一結算,卻發現虧損不少。探究其中原因,原來是未將當初投入的裝置和人力(老闆本身的薪資)費用算進成本。好的財務管理不僅可以避免虧損,還可能使原來每個月2萬元的盈餘增加為3萬元。開店前正確預估所需資金,以便有效控制成本,是私營公司財務管理的第一步。
由於私營公司資金通常不充裕,因此,預估的資金即使只有幾千元出入,也可能令私營公司經營者焦頭爛額。一般來說,開業資金的基本專案包括裝璜費、基本進貨費、廣告促銷費、店面押金和第一個月租金,其中店面租金往往佔相當比例。開店者必須將租金和押金比例控制在總資金的30%以下,因為除非營業利潤很高,或對營運十分有把握,否則很可能吃掉大部分盈餘。
除了備妥基本費用外,預留一份準備金也是資金有限的小店不可省略的。小本經營者通常會有3個月~6個月的虧損期,所以開業之初就要預留至少3個月~6個月的固定支出費用(指每個月的經常性支出,如薪資、水電費、租金)和兩個月的進貨成本最安全。
3.認為負債都是壞事
從幼年開始到成年,我們曾經反覆聽到,並且也深信不疑:欠債是件壞事,如果辦得到,千萬不可以欠別人的錢。為了買東西應該先積存了足夠的錢,然後才去購買,這聽起來是對的,但是卻只是部分正確。負債有時是件好事,這儘管同我們自幼就認定的道理有所牴觸,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從根本上講,有兩種負債:消費負債和投資負債。消費負債指你為出去度假或買一隻新手錶而借錢;投資負債卻是另一回事了,這時你借錢不是為滿足近期需要,而是為了最終創造財富。
譬如說,經過認真評估和財務諮詢之後,你胸有成竹地認定,如果買上一臺電腦操縱的印刷機,就能大大提高產量,招來新的生意,那麼就不要因循坐誤,而應儘快購進。如果你仍然在想“還是賺足錢再買吧”,那就需要再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由於對機器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業務可能處於停滯狀態,這顯然是失大於得。因此應毫不猶豫地舉債購進這臺印刷機,並儘可能地在借款協議中爭取到對自己最有利的條款。
總之,“等有錢時再擴大業務”,這聽起來很負責任,但實際上卻是不合時宜的想法。為了讓企業飛躍發展,你一定要在必要時擴充套件業務,否則就會造成經濟損失,而由於擴充套件業務是需要資本的,你就會心甘情願地舉債,不再把借債當做煩惱的事情,而當做一種槓桿——當做使業務從地面起飛的方法。
4.賒賬過多
做生意,以現金交易為好,不宜賒銷。如果賣出1000元的貨是賒銷的,不如賣800元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