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啤酒企業。由於各企業文化差異等原因,這些企業進入華潤序列後,管理層、員工的思想依然停留在原企業層面上。寧高寧在企業高層會議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後來在這26家企業管理層和員工中廣泛流傳: 26只貓和1只老虎 大山很美,山裡來了1只狼。狼餓了,找食吃,見到一群貓。數了數,有26只。這麼多貓,把狼嚇了一跳。可狼實在餓了,就壯著膽子向1只貓下了手,結果貓被吃了。貓雖然掙扎,也沒有用,其他貓也沒有給予幫助。狼很得意,於是每天吃1只貓,26天,一連吃了26只貓。狼長得又肥又壯,很驕傲。 狼吃完了貓,又四處覓食,走了很遠,正當餓極時,又看到一隻大貓。這下狼高興了,心想,雖然這次只有一隻,可是看起來大,可以吃飽,於是衝上去就咬。結果這隻貓不但氣力大,也兇猛,反過來把狼打倒在地,把狼吃了。狼被吃了也不知道,這隻貌似貓的東西原來不是貓,大貓非貓,貓大了,就叫老虎。一隻大老虎的力量大過26只貓。 這個故事不是童話,是真事,發生過。在我們周圍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正在發生,很相似。這26只貓就是我們今天的26家啤酒廠,那隻大老虎則是我們未來的啤酒集團。狼,可能有很多狼,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如果我們不變成老虎,就會被狼吃掉。 如何把26只(可能還更多)小貓變成1只大老虎呢?可以用研究動物生理的方法來分析和比較。還有很多可以分析。這些方法可能不完全與現實吻合,但是它提供的啟示和思考是很有用的。實際上,動物界的競爭和人類間的競爭是很一樣的,要不怎麼有社會達爾文主義呢? 尋求科學的管理方法,來實現統一運作的規模效應。我們能讓一群貓變成大老虎嗎?這不是遊戲,是生存的殘酷現實。 華潤後來對國內啤酒企業文化的整合,就是按照“把貓變成老虎”的思路進行的。這讓我們想到《愚公移山》。這個典故教育了幾代中國人。 員工的“忠誠、勇敢、服從、完成”的品質,一方面靠自我修養,另一方面更靠教育。 任何一個組織,包括學校、醫院、政府機關在內的任何一個領導人,都希望自己的部下和成員具有“忠誠、勇敢、服從、完成”的品質。 忠誠:就是對組織要始終不貳。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背叛組織。    
為誰而戰:士兵的忠誠靠教育(2)
勇敢: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略,要有在任何情況下能夠“戰勝敵人而不向敵人屈服”的勇氣,在關鍵時刻,要敢於刺刀見紅。 服從:組織成員要下級服從上級,服從董事會的領導。 完成:要有能夠千方百計創造性完成任務的能力。僅有忠誠、勇敢和服從是不夠的。解放軍組織重在培養幹部、骨幹“帶兵打仗”,普通士兵也具備能夠獨立作戰的能力;培養能創造性完成任務的人。 華為老總任正非非常注重培養企業員工“勇敢、服從和完成”的“狼性”精神。 華為一建立便面對跨國巨頭的激烈競爭,在嚴重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只有靠“狼性”衝上去。 所謂“狼性”,用任正非的話說,就是“哪兒有肉,隔老遠就能嗅到,一旦嗅到肉味就奮不顧身”。 華為的起家,可以說是在國外企業產品佔據整個中國市場的夾縫中成長起來的。 今天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任正非和他領導的華為,###革命的完成可能要晚好幾年,中國人可能要用比現在更高的代價使用通訊設施。 任正非曾回憶:“公司初創時期處於飢寒交迫、等米下鍋的時候。我們是一群餓狼,只有讓‘狼性’爆發才能生存。”從最初的創業到後來的發展,華為充滿了堅忍、頑強、不捨、兇狠等典型的“狼性”特徵。而且是一群可以咬死任何龐然大物的本土狼。 既然要培養“狼性”,便需給狼足夠的刺激。任正非甚至專門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建立適應企業狼性發展的機制》。任正非說:“中華民族的文化是一種忍耐的文化,而不是擴張的文化。我們豎起利益均沾的大旗,強行推行擴張文化。”利益均沾原則不僅適用於華為對內刺激狼性,也成為其籠絡客戶、攻城掠地的利器。 在華為內部,狼性文化同樣明顯。任正非在大量網羅人才的同時,透過“狼性”安排,在內部製造出激烈的競爭,“在你旁邊蹲著一隻狼”,隨時準備替換表現不佳的員工。在華為,可以看到敢於為人所不為的技術創新和頑強的堅持。 任正非說: “我永遠都不知道誰是優秀員工,就像我不知道在茫茫荒原上到底誰是領頭狼一樣。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徵: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