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直接影響交往頻率。高頻率的交往,對穩定學生的人格只會產生積極作用。在中學,老師教你的更多是知識;而在大學裡,老師教你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做人與做事,可以說,大學裡老師對你今後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所在院系大部分老師在平常都扮演著“長者與智者”的角色,那麼學生就會下意識的扮演著“晚輩和無知者”的角色,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會在師生的交往中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流露出來。而如果所在院系大部分老師都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和老師之間從學習到生活無所不談,那麼,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就容易使師生融為一體。
有的導師喜歡學生多看書,從書中汲取知識,學習第一;而有的導師則喜歡讓學生多動手實踐,到企業中去實習、參與課題設計,理論結合實踐。新生入學後儘快熟悉所在院系的老師也會為你在今後的學習生活起到重要作用。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老師,可以提高你的學習興趣,同時,各個老師的教學風格也不同,選擇適合你的老師,能較好地為你今後的學習生活提供好的提導。現在一般每個老師的教學科研任務都較繁忙,高校擴招後,一個老師可能需要同時帶好幾個學生,儘快與你所喜歡的老師取得聯絡,才能及早得到老師的指導。
三、認同你的學校和專業
有些新生在熟悉環境後,感覺對大學生活有“幻滅”之感。抱怨學校教學裝置陳舊,圖書資料貧乏,甚至懷疑自己當初拼搏是否值得。可能有些學生在入學之前,在心中將大學過於美化,理想中大學和現實的差距,使他容易產生失落感。因此把自己當成“校外人”,宿舍衛生搞不好,他們罵學校;伙食差些,罵學校;教材缺頁,罵學校,連走路被樹根絆著也罵學校。他們不管事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有不滿意就罵,似乎搞好學校他們沒有一份責任。缺乏認同感正是影響他們情緒的一個重要根源。
也有的新生由於各種原因沒能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於是就覺得上課無味,提不起興趣,如此惡性迴圈,最終導致成績不理想,沒學到有用的知識,白白浪費了四年大好青春。
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這就需要新生放棄不切實際的期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信環境並不能決定一切,在同樣的環境下,人也可以達到不同的發展水平。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優勢,使個人的能力與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進與提高。
事實證明,有共同的奮鬥目標,有共同的責任感,才有搞好一個單位的基礎。身在群體內,心在群體外;不為群體盡一份責任,卻把群體當成進攻目標,這個群體就一定搞不好。
要是你發覺自己對這對那都不滿意,應及時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這是我的家,我該採取什麼態度?我們不就是先容忍一下,再想辦法解決嗎?哪有樣樣事都大吵大鬧的呢?請記住,多一份認同感,多一份風格;多一份建設性,多一份成熟。
專業(1)
專業——安身立命的法碼
歷經艱辛,擠過了高考這一獨木橋,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象牙塔”。或是滿心欣喜,或是失落迷茫,或是忐忑不安,懷著各種各樣心情的大一新生們踏入了理想的或不甚滿意的新校園。對大家來說,大學無疑是一種全新的生活,一切都還很陌生。
學習——作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入大學階段必須首先關注的事情,也是為自己樹立信心和進行努力的基礎。專業,作為大學學習的重要部分和有別於中學學習的重要特徵之一,無疑是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和關注的。
剛進大學,認識新朋友,見面問的最多的就是:你是哪裡人啊?你是哪個專業的啊?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初進大學,對一切都還是懵懵懂懂的,而對“專業”這麼一個“學術性”味道濃烈的名詞,更是一知半解。其實,專業也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名詞,很快的,你就會明白,專業就是你在大學學習過程中需要著重掌握的,將來工作要以此作為謀生手段所要求的知識或技能而已。如果要權威一點、書面話一點的說法,那麼所謂的“專業”,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的《漢語辭典》把它解釋為:高等學校的一個系裡或中等專業學校裡,根據科學分工或生產部門的分工把學業分成的門類。
由此可見,專業一詞可以運用在教育學術和社會行業兩個領域。在這裡,我們將著重介紹有關專業在教育學術領域的有關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定規定》,現行各高等院校的本科專業劃分為11個大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