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當先,前面開路。以他的非凡武藝,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瓦崗伏兵雖多,自是無法阻攔。張須陁順利突圍後,見左右大部仍被圍困在內,便不假思索縱馬跳入重圍營救部下,進出多次,來去自如。
“今日誰與我浴血奮戰,誰就是我的兄弟,就當生死與共”,熱播大片《兄弟連》的名言,早在1500年前就有一位愛兵如子、世間無雙大隋勇將用自己的生命付與實踐。其忠義雙全的高尚氣節、大義凜然的無畏氣概,讓人熱淚盈眶,又豈是美國大兵所可以比擬?
當然,隋軍士兵不可能都如張須陁般驍勇無敵,在瓦崗優勢兵力圍攻之下,死傷大半。
看著無數次曾隨自己凱旋而歸、親如兄弟的大隋士兵,一個個在自己的身邊倒下,張須陁心如刀絞,又有何顏面對兵卒的父老,頓時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兵敗如此,有何面目再見天子?”於是下馬步戰而死,時年五十二歲。
史載:其所部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
其視死如歸、文威武不屈,不禁讓人想起氣壯山河、寧折不彎的西楚霸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誠然,項羽如回楚地集合兵馬,楚漢之爭勢猶未定;但一代霸王壯懷激烈,豈肯如此偷安!
正如今日之張須陀,辜負天子之望,無顏家鄉父老,又安肯偷生於此,不如以死殉國。
正所謂“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來時也當稱雄,歸去夕陽正濃。
作者題外話:寫到張須陀,總是被感動,熱淚盈眶
25、轉變
在密林中觀戰李密,一切都看在眼裡。
張須陀的英勇仁義以及義無反顧的殉國,深深地震撼了李密,大隋有此忠義之臣卻為何落得危機四伏,四面楚歌!
他很清楚,張須陀並不是完全死在自己的手裡,真正致命的是連年征戰的疲勞和急躁;正是戰事不斷使得他急於結束平亂戰鬥,應付其他民變,才會有些急功近利的窮寇緊追。
自己的伏擊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那一根稻草而已;否側又焉能戰勝大隋第一勇士。
相對於瓦崗群雄的歡欣鼓舞,李密反而有些黯然神傷;他甚至想到了楊玄感當年也是如此,身先士卒、為人仁義、厚待士卒卻也落得同樣下場。
就連項羽、張須陀這等蓋世無雙的猛將豪傑,也被精心算計的詭計所擊倒,難道要成其大業就必須學會狡詐,必須要高舉陰謀大旗,就必須不擇一切手段?
那我李密要成大事,是否也要如此?是否也要拋開一切仁義禮信,欺騙一切,懷疑一切,打倒一切?
那以前讀書作學問,所為何來?
既然行動背叛其中道理,那飽讀詩書又有何用。
熟讀《項羽傳》的李密,不禁大腦有些短路,有些困惑。
讀書人就是愛多想、瞎想,此時的瓦崗軍一鼓作氣拿下了榮陽郡城,歡慶勝利。
悶悶不樂的李密,儘量的使自己露出笑容,以便和慶功宴的氣氛相吻合;作為幕後的大功臣不斷的接受著各位山寨大小頭目的敬酒,其中包括翟讓,賈雄等人。
酒喝得多,當然醉得也快,李密醉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26、我本書生(上集)
第二天,李密起的很晚。
還沒有來得及曬太陽,賈雄就跑了過來。
聽到守衛稟報後,李密先是吩咐“有請”,而後又覺得不妥,於是自己親自出迎。只見一向儒雅從容的軍事賈雄,現在卻顯得有些焦急和慌亂;李密看在眼裡卻也不好問。
寒暄幾句後,兩人進入廳堂。
賈雄的發問有些突然,“蒲公覺得賈雄為人如何”,直問的李密沒頭沒腦,雲裡霧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密趕緊表示:軍師的人品和做人很好,相當的好。
賈雄又問;“你我二人關係如何”。
李密當即拍胸脯:那沒的說,絕對自己人,就算不是親兄弟,也是姑表親!
好了,賈雄要的就是這句話,當即起身作揖“有一事相求於蒲公”,已經很緊張的李密趕緊還禮,並懇請賈雄坐下。
自己的功勞再高,也是初來乍到,而賈雄不但總軍師的官職比自己高半級,而且還是瓦崗的*人物,在此經營多年,實在是得罪不起;另外,沒準就是翟讓讓他試探自己的;千萬馬虎不得;想到這裡李密心裡不禁有些忐忑了。
賈雄終於亮出了出了底牌,確實是有求於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