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進入中國市場的運作。當時的中國尚未真正開啟國門,皮爾·卡丹進入中國市場的念頭不斷被朋友們“潑冷水”:“中國沒有時裝,中國人不會給你一分錢!”
事實並沒有像“潑冷水”的朋友說的那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推進,皮爾·卡丹在中國發展得很順利。1981年11月,“皮爾·卡丹”品牌時裝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983年9月,皮爾·卡丹建立的馬克西姆餐廳在北京開業。
繼皮爾·卡丹之後,日本和美國的時裝表演隊也相繼來到中國進行表演。見識了幾場外國時裝表演之後,中國人邁開模特步,開始打扮起來,中國式的時尚大戲開始上映。
1979年的中國,不妨從一幅壁畫說起。
10月,由張仃、袁運生、袁運甫等藝術家共同創作的首都機場壁畫宣告完成。其中,袁運生創作的《潑水節——生命的讚歌》,繪入3個沐浴的傣家女裸體,也一併展出。
民眾的反映,頗為熱烈。壁畫出現後一個多月,首都機場門前的廣場上停滿了載客前來參觀的大巴,人們擁進裸女人體壁畫所在的餐廳,迫不及待地一睹究竟。
海外媒體稱,“中國在公共場所的牆壁上出現了女人體,預示了真正意義上的改革開放。”
但是,時隔不久,袁運生與他的壁畫便捲入風波之中。
有人戲言,當時,估計有人恨不能立即把畫家袁運生當作高階流氓送進秦城監獄。
美術界中開始有人對畫作中出現的裸體表示質疑,贊成者與反對者相持不下,爭論逐漸升級,上升到了政治層面。《潑水節——生命的讚歌》中的三個裸體從此不得不披上一層透明的紗衣。
1982年,袁運生出國後,機場壁畫前立起一堵三合板做的假牆封住浴女畫面。直到1990年,這堵假牆才被拆除。機場壁畫與袁運生的曲折命運折射著轉型期藝術的處境與觀念的變革。
據袁運生回憶:我選在一天下午,把這幾個人體都畫了。畫完了以後,當時機場建設總指揮李瑞環看了,他很開明,對這幅畫沒有吱聲,說等小平同志看完了再說,一點兒都沒有給我壓力。後來小平同志看了很肯定,說“我看可以嘛”。(中央電視臺2007年1月16日節目《壁畫背後》)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大眾電影》封底接吻劇照被指責為“墮落”
當時,還有一幅照片,同樣引起了軒然大波。
1979年5月,復刊不久的《大眾電影》在第5期封底刊登了英國影片《水晶鞋與玫瑰花》中王子與灰姑娘在歐洲中世紀華麗宮殿中接吻的劇照。
《水晶鞋與玫瑰花》是一個十分老套的主題,王子與女僕有了羅曼蒂克的戀愛建立了一個理想王國。他們經歷了痛苦,磨難,思念和抗爭,終於達到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結局。 這部音樂劇的舞蹈、歌唱和演員的表演都很出色,尤其是高潮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
接吻照片的刊登,引發了風波。
一位讀者寫給《大眾電影》的信中稱:“萬沒想到在毛主席締造的社會主義國家,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洗禮,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你們竟然墮落到和資產階級雜誌沒有什麼區別的程度!”
在信中,作者還明確表示,如果有膽量,就在《大眾電影》讀者來信欄原文照登這封信,讓全國的觀眾看到“百花齊放”的味道。
《大眾電影》原副主編唐家仁後來對《新京報》記者回憶:我們請示過影協書記處,認為該文可以刊登,為了分清是非,我們全文刊登,並同時展開一場頗有聲勢的讀者討論,持續了四五期左右。
在《大眾電影》全文刊登這封信之後,從8月28日至10月15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收到來信來稿11200餘封,在這場大討論中,《大眾電影》的編輯將“接吻”上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
1979年的夏天,王潔實投考中國電影樂團。當天考官正巧就是謝莉斯。
當時團裡急需一對二重唱,謝莉斯就推薦了音色圓潤的王潔實和她搭檔,並主動以音樂老師的身份帶他演唱。
在當時流行音樂相對貧瘠的內地,王潔實、謝莉斯翻唱了臺灣民謠的主力唱將葉佳修的作品《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灣》、《踏著夕陽歸去》等。這些歌曲像甜甜的清泉一般,滋潤著人們的心靈,也給一代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此後一段時間,風靡一時的校園民謠,唱出了青春的寂寞、浪漫、純潔,唱出了青春的幻想、傷感、嘆息,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