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怎麼能分得清。於是心一軟,把魏忠賢調入東宮典膳局當了頭頭。
這是給未來的皇帝伺候伙食了,“專督御廚”,再不是當年的冷灶。上到了這個臺階,魏忠賢已經很懂得他應該怎麼表現了。
如果他的技巧僅止於送東西、溜鬚拍馬,那麼無非也就是個低能的末流野心家。認真考究起來,他這一段的攀爬技巧,還是有些過人之處的。
根據朱長祚給他做的總結,這一段,他的手段有三招:
一是狐假虎威。在我國古園林建築設計上,有一個訣竅叫做“借景”,即園林本身不是很大,但可以借用附近大的背景,以延展其深邃闊大。在政治權術上,其實也有這一套。《玉鏡新譚》說,“忠賢日隨老內相(指王安)出入禁廷,而忠賢懸牙牌(出入證),衣錦,亦居然一內相也”。這就是政治上的借景——常跟領導在一起走,借領導之光,使自身顯得比實際上要高大得多,給人一種該人正在蒸蒸日上、倍受寵信的印象。
二是不可小看群眾輿論。魏忠賢為了將來攀得高些,這段時間“先以小忠小廉事人,為入門詭訣。人人鹹得其歡心,亦鹹為其籠絡。”光是領導滿意還不成,要人人都說好才穩妥。領導本來看到的只是你的笑臉,再聽到群眾呼聲,就對你更是不疑。他這一手,確實強過一些眼睛只向上看的雛兒,雛兒們不知道,在吾鄉吾土,一個剛起步的小爬蟲,要是一開始就敢鄙視群眾,那眾口一致的唾沫也能把你淹死。
三是好處切不要自己撈盡。朱長祚說,魏忠賢掌了東宮御廚之後,“每嗇於己而豐於人,毋論大小貴賤,虛衷結好。凡作一事,眾悉頌之。”這是想上進的人起碼要做到的克己禮讓,也是爭取群眾的基本手法。常見有那急功近利的官迷,總想好處自己全部摟來,鬧得人人暗裡訕笑、咒罵,自己給自己設下無數陷阱,其實是太不懂辯證法了。
這三招,是爬升的基本功。魏忠賢進宮後為潮流所迫,也學了點兒文化。在內書堂跟著講讀官沈潅,學了不少道理。運用到實踐中,倒也暗合官場三昧,比草民我親見的三五個現代小爬蟲高明多了。
據說泰昌帝在為太子時,就很欣賞魏忠賢這一套,命他隨侍皇孫朱由校。魏忠賢受命後,不以皇孫年齡幼小而打馬虎眼,而是“服勞善事,小心翼翼”。正因如此,由校對他“喜逾諸常侍”,這才有了一段史上罕見的“父子情”。
泰昌帝暴死後,昔日的小皇孫驟登大位。按說,魏忠賢的好運就該來了。他沒文化,當不了秉筆太監,但做一名其他監、司、局的首腦,總還是可以吧。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能當個尚膳司的掌印太監,也許是他此時的最高理想。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他終於靠近了一個準皇帝(4)
但實際上,這一變局,對魏忠賢卻有極大的不利。原因是,他千思萬慮向上爬,卻在關鍵時刻“站錯了隊”。
“移宮案”中的幕後高參(1)
在前面提到的“妖書案”“巫蠱案”“梃擊案”“紅丸案”發生時,魏忠賢還是個微末角色,當時在舞臺中心的,是沈一貫、葉向高、方從哲這樣的當朝首輔。大人物多的是,排一百名下來,也輪不到他。
但是三大案的最後一案“移宮案”爆發時,原東宮膳食官魏忠賢的名字(當時還叫李進忠),就開始出現在有關史籍上了。雖然仍是小角色,但在本案中的作用一度甚大。
移宮案的主角是李選侍。在泰昌帝死後,為了給自己爭權、爭名分,她幾乎是獨自一人與廷臣展開了儲君爭奪戰。這一案的核心,就是李選侍以手中的朱由校為籌碼,不肯搬出皇帝住的乾清宮,“偃然以母后自處”(《蓮編》),試圖以此達到實際上的垂簾聽政。
她這麼幹,顯然超越禮法,大明沒有這個先例。前朝有這樣的事情,可是後果有時很難預料。廷臣怎麼能容忍?於是就紛紛拿了禮法這面旗幟去反對。當然,今天不乏有新一代史家認為這“姑娘”也頗值得同情。因為她不這麼幹,就有可能被打入冷宮,永遠離開權力中心,無異於殭屍。一個只當了一個月皇帝老婆的女人,就要從無限風光墮入長溝冷月之中,其情可憫。爭一爭好處,也不為怪。
當時廷臣方面,有劉一璟、周嘉謨、楊漣、左光斗等一干死硬的衛道者,勇與謀兼而有之,再加上內廷有王安與之呼應,勢力甚為了得。
李選侍當時雖然把儲君由校抓在手,可是面臨的壓力之大,幾乎不是她一個婦人能承受的。她除了內廷有幾個太監可供驅策之外,無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