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窘態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這種心態而欲求長壽,豈非南轅而北轍!
我個人認為,第三點最為重要。對什麼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開朗,樂觀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著,有問題則設法解決之,有困難則努力克服之,決不視芝麻綠豆大的窘境如蘇迷廬山般大,也決不毫無原則隨遇而安,決不玩世不恭。“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有這樣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長壽?
我現在還想補充一點,很重要的一點。根據我個人七八十年的經驗,一個人決不能讓自己的腦筋投閒置散,要經常讓腦筋活動著。根據外國一些科學家實驗結果,“用腦傷神”的舊說法已經不能成立,應改為“用腦長壽”。人的衰老主要是腦細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腦細胞雖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啟用的腦細胞只佔細胞總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動的情況下,每天還有新的腦細胞產生。只要腦筋的活動不停止,新生細胞比死亡細胞數目還要多。勤於動腦筋,則能經常保持腦中血液的流通狀態,而且能透過腦筋協調控制全身的功能。
我過去經常說:“不要讓腦筋閒著。”我就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有人說我“身輕如燕,健步如飛”。這話有點過了頭,反正我比同年齡人要好些,這卻是真的。原來我並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只能算是一種樸素的直覺。現在讀報紙,得到了上面認識。在沾沾自喜之餘,謹做補充如上。
這就是我的“長壽之道”。
1997年10月29日
老年談老(1)
老年談老,就在眼前;然而談何容易!
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自己有時候承認老,有時候又不承認,真不知道從何處談起。
記得很多年以前,自己還不到六十歲的時候,有人稱我為“季老”,心中頗有反感,應之逆耳,不應又不禮貌,左右兩難,極為尷尬。然而曾幾何時,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聽得入耳了,有時甚至還有點甜蜜感。自己吃了一驚:原來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認老了。至於這個大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自己有點茫然懵然,我正在推敲而且研究。
不管怎樣,一個人承認老是並不容易的。我的一位九十歲出頭的老師有一天對我說,他還不覺得老,其他可知了。我認為,在這裡關鍵是一個“漸”字。若干年前,我讀過豐子愷先生一篇含有濃厚哲理的散文,講的就是這個“漸”字。這個字有大神通力,它在人生中的作用決不能低估。人們有了憂愁痛苦,如果不漸漸地淡化,則一定會活不下去的。人們逢到極大的喜事,如果不漸漸地恢復平靜,則必然會忘乎所以,高興得發狂。人們進入老境,也是逐漸感覺到的。能夠感覺到老,其妙無窮。人們漸漸地覺得老了,從積極方面來講,它能夠提醒你:一個人的歲月決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應該抓緊時間,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無常一到,後悔不及。從消極方面來講,一想到自己的年齡,那些血氣方剛時乾的勾當就不應該再去硬幹。個別喜歡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人,或許也能收斂一點。老之為用大矣哉!
我自己是怎樣對待老年的呢?說來也頗為簡單。我雖年屆耄耋,內部零件也並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處之泰然。我認為,人上了年紀,有點這樣那樣的病,是合乎自然規律的,用不著大驚小怪。如果年老了,硬是一點病都沒有,人人活上二三百歲甚至更長的時間,那麼今年狂呼“老齡社會”者,恐怕連嗓子也會喊啞,而且嚇得渾身發抖,連地球也會被壓塌的。我不想做長生的夢。我對老年,甚至對人生的態度是道家的。我信奉陶淵明的兩句詩: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這就是我對待老年的態度。
看到我已經有了一把子年紀,好多人都問我:有沒有什麼長壽秘訣。我的答覆是:我的秘訣就是沒有秘訣,或者不要秘訣。我常常看到有一些相信秘訣的人,禁忌多如牛毛。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嘗,比如,吃雞蛋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因為據說蛋黃膽固醇高;動物內臟決不入口,同樣因為膽固醇高。有的人吃一個蘋果要消三次毒,然後削皮;削皮用的刀子還要消毒,不在話下;削了皮以後,還要消一次毒,此時蘋果已經毫無蘋果味道,只剩下消毒藥水味了。從前有一位化學系的教授,吃飯要仔細計算卡路里的數量,再計算維生素的數量,吃一頓飯用的數學公式之多等於一次實驗。結果怎樣呢?結果每月飯費超過別人十倍,而人卻瘦成一隻乾巴雞。一個人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麼人生之樂呢?如果再戴上放大百倍的顯微鏡眼鏡,則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