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撫平帶給王小姐的傷害?甚至之前與相處7年的男友分手時,王小姐都覺得沒有這麼傷心過,在這裡她體味到了一種對愛情的不負責任和欺騙。在感情上,她也許從來都不是一個“厲害”的角色,她只是本著對愛情的認真和寬容,認真地對待每一場感情,但愛情始終將最殘酷的一面展現給她看,她不知道這到底是真正的緣分未曾降臨,還是天底下的男人都變得不可靠了。
但她還是要去尋找和等待。不得不去。從感情方面來說,她是那種傳統的女人,就像她不能接受未婚同居一樣,她認為走入婚姻將是一個女人的歸宿。於是,她開啟“8分鐘交友”的網頁,註冊報名;參加完活動,有幾位男士先後給她打來電話,希望進一步交往,由於感覺這些人“離自己的生活比較遠”,她很禮貌地回絕了他們。“但是,我知道,我並不是因此拒絕了‘8分鐘交友’這種方式,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我一定還會走入約會現場。”
王小姐說,她從來沒有把“8分鐘交友”看做是“愛情快餐”,認為這只是一種與其他人建立聯絡的便捷方式,感情還是能夠由自己去控制與把握。“你花8分鐘的時間只是去認識了一個人,又不是談完了一場戀愛,又怎麼能說它是‘快餐’呢?”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她會依照心靈的需求做出自己的選擇。
王小姐最後告訴記者,其實在工作中,她有機會接觸到很多人,但從來只把他們當成工作夥伴。“一穿上工作服,感覺心情就變了,沒辦法和私人生活扯在一起,我也是那種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白天的忙碌過後,就和一幫朋友去吃飯、唱歌、做運動健身。她的朋友很多,幾乎天天有“活動”,但是,當所有的人都走了,一個人回到家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那種喧鬧之後的落寞與孤單更加令人無所適從。而且白天越是忙碌和高興,夜晚孤寂的感覺越是強烈。在她的朋友中,經常會傳來“某某某又結婚了”的訊息,王小姐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夠將結婚的訊息去告訴別人,在那時,一定是她笑得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
“對於我個人而言,無論是否透過‘8分鐘交友’尋找到一段美滿的愛情婚姻,我都會感謝這樣的活動。”
訪問人物:姬先生 供職單位:航空資訊公司
年齡:28歲
週一的下班時間,一場大雨傾盆而至。在北京三里屯北街的一個酒吧,姬先生推門進來,他先吩咐服務生掛好雨傘,然後坐到記者面前,彬彬有禮地說:“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言談之間,給了記者成熟、穩重、謹慎的第一印象。
戴著一副眼鏡的姬先生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出版社的編輯。他從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98年,他告別了北大的校園,走入社會,現在的工作是在民航資訊中心做技術工作。“就是相當於做IT的,你知道,做IT的一般女生比較少。”他說。
當然,做IT的也很容易發現和接受網路上的新潮事物,當他在網上了解到“8分鐘交友”時,他沒有猶豫就報名參加了。到接受記者訪問時止,他已經去過3次交友現場,並且“感覺良好”。
姬先生說,他是一個性格比較靦腆和內斂的人,加上受家庭教育的薰陶,從小時候起一直是一個典型的“乖孩子”和“好學生”,直到進入北大讀書,他還擔任著班長。大學期間,班上的女生“數量很少”,“質量也不佳”,而那時的他也沒有想到可以去外系和別的年級尋找心儀的人,即使有這樣的想法也可能覺得不太好意思,於是,在整個大學4年間,他都沒有談戀愛。“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大學時光還是有些‘浪費’,也可以說是一種遺憾吧!”
工作之後,曾有女孩子向他暗示,但他總是拘泥於內心的種種標準,比較挑剔,總是想尋找一個完美的人,為此自動放棄了不少機會,不知不覺一直走到了現在。以前,他並沒有對自己保持的單身狀態感到什麼壓力,只是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內心突然有了一種“緊迫感”。“畢竟已經到了一個不小的年齡,無論是在父母親友還是自己的眼裡,這都是一個應該考慮婚姻和家庭的時候了。”
而更重要的還有心靈上的孤單。姬先生說,雖然他的家就在北京,但很多時候他都有一種“漂泊感”,每天穿行熟悉的城市,卻又感覺很陌生,彷彿身處遙遠的異鄉。他知道,漂泊的感覺來自心靈的無處依靠,身邊沒有所愛的人,沒有與戀人的心靈對話,便無可避免地陷入一種深深的精神孤獨之中。
好在“8分鐘交友”也許會讓這一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得到改變,雖然結局還無法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