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展起來的嗎?而當年人民共和國的工業發展不也藉助了蘇聯的力量。在中國這樣虛弱的時候,確實需要找一個長期穩定的盟友,但是找誰好呢?
英國雖然是老牌強國,但它與日本有英日同盟,不在考慮之列;美國也夠實力,但現在其國內孤立主義勢力橫行,正在全力發展自己的工業,對外部國際事務還沒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而俄、法一南一北對中國虎視眈眈,更加不在考慮之列;那剩下的就只有德國了,而德國自統一以來也是發展最快的國家,無論工業、科技都處於國際領先狀態,還有他那天下第一的陸軍,我一直以為如果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不是一國對上了所有的國家,而是挨個單挑的話,世界沒一個國家可以抗得祝
“左愛卿,朕以為我大清可與德國人訂立條約,你看可行否?”
左宗棠思索了一陣道:“啟稟皇上,德法之間雖有矛盾,但德國與俄國訂有盟約,卻不能不慮。”左宗棠是親身體會到北面那個龐大帝國對中國的野心的,所以他才深深擔憂。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111)
聽了左宗棠的話,方懷微微笑了笑道:“外交講究的是‘遠交近攻’,德俄兩國當初並不接壤,只為瓜分波蘭,故訂立同盟,如今兩國已是接壤,互相防範尚且不及,又怎會齊心合力。而我大清則不同,我與德國相隔萬里,兩國互補之處甚多,若能結成同盟,則可得雙贏之局。”
左宗棠點了點頭,“皇上明鑑萬里,微臣不及。”
第四十八章 反攻的準備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九月,此時的朝鮮已經亂成了一片。
經過“壬午之變”,除去了大院君李應,朝鮮的局勢表面上安定下去,實際上卻是更加複雜化了。在這次事變之前,一共有三大勢力左右著朝鮮的政局。其中一股勢力即為高麗王室;另兩股一為開化黨,其領袖為洪英植、金玉均、樸泳孝諸人,其後盾即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這一派是親日的,想借日本之勢力以圖獨立;另一股勢力是與他們相對的事上黨,領袖為金允植、閔泳翊、尹泰駿諸人,後盾是清朝。這一派是聯華的,想託庇於大清的保護之下,以免日本及其他各國的壓迫。
而漢城的軍隊既有中國的駐防軍和清軍代練的高麗軍,對面又有日本使館的衛隊及日本軍官所練的高麗軍,這兩股勢力水火不容、互不相讓,以致這時高麗的黨政軍成為了對壘之陣。
這時,吳長慶已經病故,朝鮮的事務由聶士誠主理
由於中國與法國激戰正酣,特別是中國海軍南調,讓日本認為機會來了,於是日本公使竹添一郎與開化黨黨魁洪英植應策定下狡計:以慶祝郵政局成立為名,廣發請帖,設宴請外交團及高麗要人,然後乘機起事。慶幸的是,派去宴請聶士誠的侍從還沒來得及進軍營,就給仇視日本的朝鮮士兵轟了出來,所以聶士誠並沒有去參加這嘲鴻門宴”。
不過就是這樣,竹添一郎和洪英植也藉機捕殺了大批事上黨人,而且乘機攻入皇宮抓住了朝鮮國王李熙和王后閔氏。
這時日軍已經控制了漢城,而清軍被迫退回成為的屯子山軍營,兩軍在漢城郊外形成了對峙。
屯子山軍營中,原本以為最少要受到一番訓斥的聶士誠只是接到了國內來的調令,看完後聶士誠把調令遞給身旁的袁世凱。
經過兩年的軍營磨練,袁世凱顯得更加精悍了,面板已經曬成了黝黑色,一雙眼睛時不時閃著精光,看到調令上自己被升為參將總辦朝鮮軍務,袁世凱心中狂喜,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地道:“小日本現在還不敢跟咱們開戰,我們這麼多人擺在這裡也沒用,還不如到南邊去打法國鬼子。只要把法國人趕跑了,保準日本人也就服貼了。”
聶士誠點點頭道:“吳大哥去世後,季直也回國內了,這邊就全靠你了。我給你留下十架機槍,若是日本人真動手你也可以頂一陣子。”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112)
袁世凱額首道:“聶軍門,你就放心去吧,這些我心裡有數著呢。”
第二天,淮軍第一鎮一萬多人從陸路北返,待回到奉天后,再坐火車南下至上海裝船。這樣做是我的意思,如今大清四大水師的軍艦都抽調到南邊對付法國遠東去了,如果直接從朝鮮裝船將沒有軍艦護送,日本這時候雖然還沒實力和中國開戰,但其海軍卻是蠢蠢欲動,保不齊這群瘋子就給我再來一次豐島海戰,那我損失可就大了,淮軍第一鎮可是我投入了無數心血在裡頭的精銳。再說,京鋪路如今已經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