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維達爾(Gore Vidal)認為,林肯“高山仰止”的形象,使得大家不願意接受赫恩登的供述,而維達爾認為赫恩登的話是最可信賴的。“因為赫恩登沒有理由說謊,我認為我們應該同意這事實。但是,因為沒有聖人曾經得過梅毒,所以大家認為赫恩登說謊,一致反對他的說法。”'17'
赫恩登認為瑪麗·塔德與亞伯拉罕都染患梅毒,因為林肯有三個小孩夭折。“可憐的小孩,他們現在都死了。我想知道的是:這些小孩的死因是什麼?我有我的看法,可是不能跟任何人說。”'18'當時認為梅毒有遺傳性,赫恩登會這樣想也不足為奇。
維達爾在NBC《今日》節目,以及在拉里·金(Larry King)的節目中,都提到瑪麗·塔德有第三期梅毒或是麻痺性痴呆,這引起林肯愛戴者的憤慨。維達爾推測瑪麗是被林肯傳染的,令林肯愛戴者更加憤怒。維達爾根據多年前芝加哥一位醫生朋友告訴他的資料,而斷定瑪麗的精神狀態。這位醫生說:“對林肯夫人進行解剖(但是隻解剖頭部,這在當時是很奇怪的程式),發現腦部有生理退化現象,因此不只是神經官能症,以前都認為她的行為異常是因為神經官能症。”'19'維達爾不知道曾進行驗屍解剖,懷疑羅伯特·林肯可能銷燬驗屍報告,這報告或許能在美國華特瑞陸軍研究院收集的大量的總統資料找到,它可能和亞伯拉罕·林肯的驗屍報告與他的七根骨頭放在一起。(解剖一事源自巴頓的《林肯的生活》一書。'20')
專研林肯的歷史學家理查德·柯倫特(Richard N。 Current)反應非常激烈,他說如果維達爾“稍微關心事實真相”,翻閱《默克全科醫療手冊》(The 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就應該知道,林肯夫人的症候完全不符合腦梅毒患者的特徵。維達爾在《紐約時報書評》寫了一篇文章辯護,同樣引用默克醫療手冊反駁柯倫特,還給柯倫特取個綽號,說他是歷史系的“脫線先生”(Mr。 Magoo),出其不意讓柯倫特顏面盡失。麻痺性痴呆一開始是沒知覺的,其特徵是行為改變、無法作正確判斷、頭痛、失眠等,這些都符合當時人所看到林肯夫人的行為。他說:“我要感謝柯倫特交給我這個罪證確鑿的證據。”'21'他們可能都沒有錯:瑪麗·塔德沒有麻痺性痴呆,因為還未發作。默克手冊描述其開始是不知不覺的。
赫希霍恩和費爾德曼,再加上格里夫斯'22',他們發表有關瑪麗·塔德脊髓癆的文章之後,接著又在赫恩登所寫的信上發現:“林肯先生大概每星期服用一次藍色藥物,以促進排洩。”'23'他們發現水銀是藍色藥物或藍色藥丸的重要成分,林肯長期服用這種藥。他們甚至依照1879年的配方,在實驗室重製藍色藥丸,其中包含歐亞甘草根、玫瑰香水、蜂蜜、糖,再加上水銀和枯萎的玫瑰花瓣。他們認為林肯可能被認為是得了憂鬱症,以藍色藥丸治療。由於梅毒患者也有沮喪與許多神秘的疾病,往往自認為是憂鬱症,因而,可能是因為林肯“梅毒開始發作”,同時有憂鬱症,因此開給他藍色藥丸。
赫希霍恩、費爾德曼與格里夫斯在“林肯的藍色藥丸”一文中,發現林肯對於藥物治療一事遮遮掩掩,他們的解釋是:“對一個要競選公職的人,診斷出有慮病症,等於是貼上恥辱的標籤。”'24'如果是梅毒的話那更要慎重,最好是向外地的醫生求診。他們認為林肯是因為水銀中毒造成神經系統行為的問題,如狂怒。赫恩登回想起林肯在脾氣無法控制時有如魔王,他曾經猛烈搖晃一個人,直到那個人牙齒格格作響。'25'他看起來鬱鬱寡歡沉默不語,但是也有人看過他自言自語“狂亂而且沒有條理”。他失眠、頭痛,擔心簽名會顫抖。1863年,有個人注意到林肯“顯然日漸衰弱。我看他寫張紙條,手不停顫抖,以前從沒見過他這樣,他看起來疲乏憔悴”。'26'林肯也有預感自己活不久,而且擔心會發瘋。林肯可能早就服用藍色藥丸,直到1861年就職典禮之後幾個月,他還在服用。瑪麗·塔德於1869年12月開始嘗試,她很快出現嚴重的藥物反應,立即停止服用。
瑪麗·塔德和亞伯拉罕·林肯(4)
林肯被選為美國曆任最受歡迎的總統,瑪麗·塔德的悲傷遭遇也一直令人憐憫。簡·莫里斯(Jan Morris)在《一個外國人的探索》(A Foreigner誷 Quest)中提到:“所有的美國人對於第16任總統的愛戴,幾乎已經到精神錯亂了。”'27'林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