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她認為既然東京五容身之地,就該早日回國,另尋他路,別誤前程。於是她假借家中件不可推託的事以此為藉口催他回家。蔣介石到底是個孝子,他於當年冬天返回了家鄉。 蔣介石開始接受軍事教育了,但卻是在中國,而不是在日本。1906年,儘管有段日子他曾抱病在身,但他還是透過了競爭激烈的考試,考入了保定軍官學校。浙江報考者有一千多人,只考中60人,他是這60人中的一個。但是有兩件事對他不利:他是漢人而非滿族人;另外他留著短髮。在革命前的中國,這就會被認為是對帝國的蔑視,招致叛逆的嫌疑被認為是一種具有危險思想的人物。 學校裡的教員大多是日本人。由於他們國家剛剛打敗沙皇軍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早些時候還戰勝了中國軍隊,所以他們個個都顯得趾高氣揚,毫不掩飾對中國人的蔑視。 有一次上衛生課,日本教員拿出一個土塊,將它比作中國,看到學生們一個個臉上都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這個教員解釋道:“中國有四億人,而他手中的那個土塊正好有四億個微生物。” 講到這,蔣介石胸中徒然升起一股怒火,他不顧軍紀走上前去,把那土塊一下子掰成差不多大小的八塊,兩眼怒視教員問道:“日本有五千萬人,是否也像五千萬個微生物,寄生在這土塊的八分之一中?” 教員被問得啞口無言,可不一會兒,他用手指著蔣介石剪去了辮子的頭威脅他說道:“你是革命分子!”蔣介石答道:“先回答我說的對不對,請別把問題岔開。” 在軍校,是絕不允許學員這麼做的。對蔣介石來說,他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他可能因此而被軍校趕出來;還有可能被秘密逮捕。 但蔣介石相當走運,他被召到校長辦公室,校長覺得他這麼幹有他自己的理由,只是嚴厲訓斥了他一頓,並不深究,這件事就這麼了結了。 保定軍官學校是蔣介石人生路上的一個起點。到了年終,軍校要選送一批學生去日本深造,蔣介石懂日語,得了便宜,順利地被選中了。 1907年春,他註冊進入東京振武學堂。 在這段時間,他的同學們覺得他對人雖然彬彬有禮,但很冷淡,他對同學間的友誼並不太在意,常常對別人的友好表示無動於衷,這使他不太受人歡迎,他的同學們認為他傲慢。不過他對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張群他是蔣介石當時的同學,並贏得蔣介石的終生信賴。除了蔣夫人和蔣經國之外,張群要算蔣介石最親密的知己了。當時的學習生活比他想象的還要艱苦,甚至超過他在母親寡居時所受的困苦。一日三餐很是簡單:每頓一碗米飯,加上幾小片魚和一小盤蘿蔔,他強迫自己把分到的這點東西湊合著吃下,由此他漸漸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並終身如此。 這裡的生活簡樸,但還是有所收穫。在東京,由於陳其美的介紹他參加了同盟會,而且能夠聽到孫中山開會時的演講。後來陳其美向孫中山引見了蔣介石。 孫中山對蔣介石的第一印象很深。他對陳其美說:“這個人將成為革命的中堅,我們的革命運動需要這樣的人。” 1909年11月底,蔣介石從軍校畢業了,下一步是上正規的軍事大學,但在此之前軍校學員得去體驗一下最低階的軍人生活,看看能否受得住艱苦生活的考驗。 這種生活開始了。一個凜冽的早晨,蔣介石站到駐紮在高田的野戰炮兵第十九聯隊隊長日奉大佐面前:“啪”一個立正,打了個敬禮,他們的頂頭上司是“大鬍子將軍”長岡外史。 整個冬季,蔣介石每天天亮前三小時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喂自己的馬,然後上早操,他整天都戶外,晚上通常要幹奴僕般的苦活。 後來蔣介石對他在日本這幾年的生活隻字不提。這些活是規定死了的,非幹不可,他幾乎沒有時間和自己的中國同學往來,但一旦和他們聊起來,他總要說些“上戰場比這要苦得多,沒有人不可忍耐之事,習慣成自然嘛”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很奇怪,蔣介石似乎並沒有給他的日本長官們留下什麼印象。他們絕沒想到他會幹成什麼大事。幾年以後的1929年,這時的蔣介石已經出名了。 長岡外史冥思苦想試圖找到蔣介石成功的秘密,最終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無奈之下,勉強下個結論:忠心耿耿和知恩必報是蔣介石成功的秘訣。 蔣介石的東洋之行暫告了一個段落。他的這次出海打漁有無收穫呢?有的,除了得到軍事本領之外,最大的收穫在於:他得到了同學張群,良師益友陳其美,還有領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