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2/4頁)
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對登封地區實行大包圍。
第一路:以坦克師團、騎兵旅團為前導,快速推進,以第37師團和第27師團大部兵力隨後跟進。該路日軍從許昌出發,沿著許昌、襄城、郊縣、臨汝、洛陽公路齊頭並進。前面數百輛坦克和上萬匹戰馬的大軍並肩馳騁於千里大平原上;後面,數萬步兵成數路縱隊浩浩蕩蕩向西掩殺而來,其來勢之猛,推進速度之快,人力之強大,均為抗戰以來所罕見。遠遠望去,人喊馬嘶,戰車隆隆,豫中平原上平空騰起一片黃色的“浪潮”。
這路大軍在向西行進中,順便橫掃了襄城、穎橋、靈井、郊縣等地的守軍據點。僅用兩天時間,其坦克、騎兵大隊,就推進到了臨汝鎮,切斷了第13軍的退路,完成了南面和西南面的包圍。
第二路:第62師團主力和部分坦克部隊,向許昌西北方的禹縣出擊。禹縣地區駐有第29軍,此部亦是湯軍主力之一。
第三路:第110師團主力,從鄭州西南出擊;第37師團一個聯隊,從新鄭向西出擊。兩部首先夾擊密縣附近第4集團軍之110師,佔領密縣後,完成了登封東北面的包圍圈。
正在登封地區集結整休,準備反攻的第13軍,突然遭到十多萬日軍包圍,處於異常危急之中。
湯恩伯電令石覺軍長:速將部隊轉進嵩山之中,力求避免被敵圍殲,相機跳出敵軍之包圍圈。
第29軍也在禹縣地區遭到優勢日軍圍攻,受到一定創擊,趕緊向嵩山退避。
第13、第29兩軍,在嵩山中與敵周旋,力避日軍鋒芒,於5月10日前後,從西南方向突破日軍封鎖線,與第85軍一部,安全轉移到嵩縣以南。
日軍圍殲第13軍的計劃頓成泡影。但是,湯恩伯的以第13軍為主力,反攻側擊日軍的計劃也同時告吹了。
洛陽潰敗。
當湯恩伯兵團在中牟、許昌地區與敵血戰和周旋,幾乎吸引了全部敵軍主力的二十天時間裡,蔣鼎文兵團十一個軍,卻一直蹲在黃河南岸邊,向北靜待,坐等日軍進攻。
5月初,從許昌出發向西迂迴的日軍第12軍主力之先頭坦克群和騎兵部隊,一路殺來先佔領了臨汝,然後繼續向西北快速推進,於5月上旬攻下了洛陽南郊的龍門。5月13日,坦克部隊開始從南面攻城。
進抵洛陽南面的坦克師團另一部和騎兵旅團一部,馬不停蹄地從龍門繼續西進,到達洛陽西南方戰略要地洛寧。
5月10日左右,當中國軍隊第13軍等部突圍後,第37師團主力和獨立第7旅團從臨汝地區向西窮追突圍的中國軍隊。該敵進至嵩縣地區,與洛寧的坦克、騎兵部隊相呼應,構成一道防線,遮斷了洛陽西南側後。
5月9日,鄭州附近的日軍第63師團向西進攻。10日,衝潰第4集團軍汜水、嵩山防線,沿黃河南岸西進。11日到達洛陽東郊,以一部兵力從洛陽北面穿插,13日到達洛陽西邊重鎮新安附近。
5月9日,日軍第1軍獨立第5、第59兩個旅團,在澠池北面白浪渡突破新8軍河防陣地,從東面向洛陽殺來。同時,日軍第1軍另一部兵力,從陝縣突破黃河防線,也從東面殺來。
“血肉長城”從東至西,全線崩潰了。
蔣鼎文司令長官因恐被日軍包圍,於5月6日就將長官部撤到新安,又於10日半夜驚慌失措地帶著幕僚和參謀人員,從新安向西南撤退,透過洛寧進入了綿亙於豫西的伏牛山中。
聚集在洛陽附近的河防各軍,群龍無首,一團混亂,各自急著如何將自己的隊伍帶出這塊死地。
5月17日,李家珏帶著第36集團軍總部和47軍來到澠池以南一個叫翟涯的小鎮。新組建的第64集團軍總司令劉戡也帶著總部來到這裡。接著,高樹勳的第39集團軍總部和新8軍,被大批日軍從河岸上打垮,也逃到了這裡來。頓時,這個小小的市鎮竟聚集有三個集團軍總部和暫編4軍、第14軍、新8軍和第47軍。人擁馬擠,水洩不通,尾隨新8軍從河岸上追來的日軍,也到了這附近。
總司令、軍長們急得不行,再這樣下去,將被日軍全殲。於是,公推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珏將軍出來統一指揮,將軍們聚在一起商議,決定繼續西撤。李家珏部主動擔負後衛,掩護各軍西退。
5月21日,清晨。部隊撤退至陝縣秦家坡時,日軍又迫到。李家珏指揮一個特務營阻擊敵人,掩護高樹勳等部轉移,日軍數千騎兵蜂湧而至,將李部包圍。李家珏指揮特務營與敵反覆衝殺,終因寡不敵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