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4頁)
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來。
合江三青團、民教館等團體,舉行了三天時間的籃球義賽,賣了三萬元,全部捐獻。
節約獻金如火如荼地開展,合江地區卻下起了綿綿細雨。縣城大街小巷,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在雨簾裡奔跑叫賣《節約獻金專刊》。孩子們滑倒了,渾身泥水,不哭不喊;把賣報得來的每一文錢都獻給了國家。
國家的危機也使那些吝嗇鬼、守財奴受到心靈上的震撼。合江《黨政公報》報道:
馮玉祥將軍在這國家生死關頭,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合江,使醉生夢死的人們,有錢不出的紳商及出錢未夠、發國難財之流夢醒了,覺悟了,抬起頭來,挺起胸膛,節約所有的靡費,獻出自己所有的金錢,以洗罪贖愆,從此作一個堂堂正正的愛國好男女,黃帝的好子孫……
在國家處於生死關頭的時候、馮玉祥將軍是“帶著興奮的心情”還是一種沉痛的心情,暫且不去計較,總之,他的行動使許多人覺悟了,夢醒了。
當時的合江只是個二等縣,人口四十來萬,連遭三年天災,同時多次遭受敵機轟炸,滿目創傷。但他們在短短的幾天之內,獻金達一千二百五十多萬元。
馮玉祥也被人民的愛國熱情感動了,爬上城外赤水河與長江會合處的馬街渡口懸崖,運足底氣,揮毫寫下四個斗大的字:
還我河山!
並在這四個字後頭附跋一段:“民國三十二年春,餘以節約獻金救國來合江,此間同胞,愛國超居前人,突破各地成績,為書武穆遺訓以作紀念。”
在內江,金臺旅館經理李煥章向馮玉祥表示,從今後每年向國家捐獻黃谷六百擔,直到抗戰勝利為止。
在自貢,鹽商餘述懷一馬當先,捐了一千萬塊;自流井大老闆王德謙不甘落後,捐了一千五百萬元。
在獻金高潮中,有人獻了六百萬元而不留姓名,感動得馮玉祥一口氣寫下好長一首打油詩“……祥受大感動,感動淚沾衣;何
以報大德,打過鴨綠去!”
川省主席張群捐了一萬塊,在他的帶動下,成都獻金頓呈高潮;
一群穿得破破爛爛的丐幫隊伍走上獻金主席臺,將各人多年討來的共計二千二百五十元錢,雙手擎著交給馮副委員長。馮玉祥含著眼淚代表政府將錢接過來,又代表政府莊嚴宣佈,將這筆錢回贈給乞丐們。但他們說啥也不再接受政府的回贈。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心永遠和國家、民族的命運同博動。
內遷到樂山的武漢大學學生,家鄉淪陷,生活非常艱苦。時已嚴冬,許多學生尚無寒衣。學生鄭德信、熊匯瑩等人發起每人捐十元運動,很快就有百多人簽名認捐。
在江津,許多來自淪陷區的大中學生,成群結隊到輪船碼頭扛大包、下苦力,到大街上替人擦皮鞋,掙錢捐獻。
在江津召開的獻金大會上,出現了某大學先修班、新本女中、女師學院附中、聚奎中學等校學生愛國獻金的競爭場面。各校學生竭盡全力,一再追加捐款數。淪陷區遷來的國立第十七中學的學生在再也追加不出錢的情況下,宣佈全體節食一天,追加一萬元。
在前方,張自忠將軍在就義以前曾對部屬說: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別無其他辦法!
在後方,青年學生們說: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獻出良心,別無其他辦法!
重慶《大公報》赫然通欄標題:
我們都跪下了!
報道的是白沙一次獻金大會情況。
馮玉祥將軍親自主持大會,當商會代表宣佈獻金六十萬元時,全場各界民眾議論紛紛,都認為商會獻得太少了。但商會對此卻裝聾作啞,不予理睬。
參加大會的各校學生代表自動聚在一塊開會,商議促動商會獻金。一個學生代表提議,每校選五名代表,到臺前向商會跪求。得到大家贊同。於是,各校學生代表在臺前跪下!
商會代表不得不宣佈增捐十萬元。
學生和各界民眾仍感覺商會太摳,他們齊聲呼喊“兩百萬”的口號。
商會心痛錢財,不肯再增加。
學生的呼聲越喊越強大,並紛紛參加到跪求的行列。最後,全場一萬多名男女學生都一齊跪下了!
全場一片慘痛的哭聲!
馮玉祥將軍再也忍不住了,淌著淚哽哽續續地對全場青年學生們喊道:“你們的這種愛國熱情,就是鐵石心腸也會感動的!”又對商會的人喊:“我們對這關係國家民族命運的大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