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壓起來。女人裹腳最關鍵的是除了大腳拇指以外的四根腳趾頭,必須硬生生地拗斷了貼伏在前腳掌的下面,同時要把整個腳掌攏住,不得散開,不得發育,從始至終都如剛裹出來時一般大小。二太太這一點把握得毫不含糊。  
第七章(14)
第二次裹起來的疼痛並不覺得比第一次好些,但是亭兒發了狠心不叫,對二太太說,媽呀,你還講剛才那段舊事兒吧。 好,我還給你講那段舊事兒,二太太接著說,有一天,婦人牽了自己生的孩子,揹著前婆生的孩子到地裡去,路上遇著了一個騎馬的兵,那兵問婦人路,玉斗在哪個方向?婦人說,你看著的,過了大西河石橋就是,我就是玉斗人。 亭兒很驚奇,問二太太,媽呀,你是說的咱們這個玉斗鎮嗎? 不是咱們這個玉斗,天下哪有第二個玉斗呢?你聽著,別打岔,二太太說,那個當兵的見這婦人有些奇怪,背上揹著個年歲大的孩子,而手上卻拉著年歲小的孩子,那個小孩子一邊走一邊哭,兵就問婦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婦人說背上背的是前婆生的,地上牽的是自己生的,當兵的就明白了,順手從地上揪了一把艾蒿給婦人,說大嫂是個好人,把這艾蒿拿回家去,掛在門頭上,可以辟邪免災,千萬記住。 亭兒第一次聽到辟邪免災這句話是在北京街頭的一個卦攤前,那個尖嘴猴腮的算卦先生用手摸著一位面容嬌好的婦人的手說,辟邪免災。算卦先生最後把一條畫著神秘圖形的黃紙條塞到婦人手中,囑咐她貼在門頭上。算卦先生在肆意撫摸婦人白皙皙的手時發現了亭兒,亭兒的目光讓他感到心虛,就十分厭煩地衝她吼,你個小窮命鬼子,瞅什麼?滾到一邊去!別耽擱爺做生意,要不就讓惡鬼妖怪纏上你!亭兒就嚇得走開了,從此記住了辟邪免災這幾個字,她覺得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 二太太仍然在繼續講她的故事,她說,那婦人聽了兵的話,接過那把艾蒿,但是婦人多了一句嘴,問兵,這位大哥,到底有了什麼災禍了?兵猶豫了一下,告訴婦人說,不瞞這位大嫂,我是燕王的探子,到這裡探道兒的,燕王下令今天夜裡要將玉斗這一帶的人殺得雞犬不留!婦人問,這是為了什麼?兵說,傳言玉斗人都是梁王董資建的後代,沒有好玩藝兒,可是我見你這麼善良賢惠,怕是傳言有誤,我給大嫂這把艾蒿掛在門頭上,到時我會讓兵以艾蒿為記保護大姐一家周全,可免血光之災!那婦人給兵叩頭謝恩之後,也不下地了,急急地回村,將艾蒿拿在手中串家走戶,將訊息告訴了全鎮的人,玉斗人家家在這一天傍晚門頭上掛了艾蒿,夜裡果然過兵,馬蹄聲中就聽得有人在喊,燕王有令,見到門頭上掛艾蒿不可入,以免驚了大嫂!最後燕王的兵走了,玉斗無一人傷亡,為了紀念這位婦人,玉斗人在鎮東北的計鹿嶺下修了一座賢德牌坊。 二太太講的當然僅僅是一個傳說,而不是歷史,玉斗人甚至很少有人記得這個傳說,更沒有人知道曾經有過賢德牌坊。如今,在玉斗鎮東北的計鹿嶺下沿山根的地方,除了杏樹椿樹之外更多的是核桃樹和榆樹,還有幾十棵古柏鬱郁蒼翠地保留了下來。古柏林中是一座坍塌的寺廟,殘垣斷壁之下,滿地的基石爛磚和琉璃瓦,香火盛景已蕩然無存,想象不出傳說中的賢德牌坊是豎在什麼地方的,二太太講的只是個故事。 講完了故事的二太太親自提了挑盤到灶上提晚飯,正碰上黃嫂,黃嫂說,咋能讓二太太你親自來端飯呢?田嫂呢? 二太太說,田嫂今兒回家去了,就我和亭兒的飯菜,不費事。卻不說亭兒裹腳的事。 黃嫂說,可不呢,有這麼多使喚丫頭和打雜的,還能讓二太太來端飯?你回去,我一會兒就給你送過來。說著也不管二太太同不同意,硬是把挑盤搶在手裡了。 二太太不好再堅持,只得說,那就麻煩黃嫂了。二太太的威信不是靠對下人的嚴厲建立起來的,尤其像黃嫂這樣上點年紀的,二太太一貫都是很尊重的,這一點與大太太多少有點區別。 二太太回來的時候,亭兒正在發呆,捶布石還壓在腳上沒有動,這卻比二太太自己當年要好,二太太在母親離開之後曾經幾次把捶布石掀掉,把腳上的裹腳布解開,後來母親發怒了,二太太才沒有再這麼做,不過二太太那時候比亭兒要小,她才五歲。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七章(15)
你想什麼呢?亭兒,二太太問。 亭兒說,我在想絲紅姐和杏花姐的腳都挺大的,一定是媽媽裹得不好。 二太太說,也不是這麼回事,她們都沒有父母了,跟你一樣,孤兒。 亭兒說,我不是,我有媽,你不就是我的媽媽嗎? 二太太自覺剛才說得莽撞,忍不住摟住亭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