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頁)
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黨〃的明爭暗鬥滿朝 議論,然後又充斥宮外的街巷。但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很難說眼前這跪滿殿裡殿外的官 員哪一個是皇帝的人,哪一個是太后的人。但是,就對局勢的看法而言,皇帝和太后依舊水 火不容。 會議出人意料地由光緒皇帝的開口而開始了。這是自戊戌以來,大臣們第一次聽見皇帝面對 群臣如此大聲說話。史書對此記載道:〃帝自戊戌幽閉後,每見臣工,恆循例三兩言而止, 絕不言政事,是日獨峻切言之,蓋知啟釁必足以亡國也。〃羅■■ 《庚子國變記》,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28頁。 皇帝說:國家###,亂民遍京,何不彈壓? 這是一個尖銳而敏感的問題,因為涉及給義和團的定性。 話音繚繞,沒人應聲。 要說〃帝黨〃,依舊存在。翰林院侍讀學士劉永亨從後面跪行上前,說:〃臣請見董福祥, 欲請上旨令其驅逐亂民。〃 劉永亨的話音未落,一個粗莽的聲音陡然響起:〃好!此即失人心第一法!〃 出此言者是載漪。 劉永亨害怕了,沒敢再說下去。 除了這個兒子已經被立為皇儲的端郡王,沒有任何人敢於在御前如此張揚喧譁。慈禧不但沒 有呵斥他,而且她的反應令官員們心裡更加沒底了,皇家的記載是:〃太后默然。〃 跪在殿門外的太常寺卿袁昶大聲喊:〃臣袁昶有話上奏!〃 這個袁昶,沒過多久就被載漪殺了,當然是慈禧批准的。現在他無法知道自己的下場,或者 他雖有所預感,但是話還是要說。他發言時情緒甚是激動,以至〃聲振殿瓦〃:〃拳民實亂 民,萬不可恃,就令有邪術,自古及今,斷無仗此成事者!〃 慈禧立即打斷了袁昶的話:〃法術不足恃,啟人心亦不足恃乎?今日中國積弱已極,所仗者 人心耳,若並人心而失之,何以立國?今日京城有擾亂,洋人有調兵之說,將何以處之?爾 等有何見識?各據所見,從速奏來!〃 官員們開始小心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可以想像所有的意見會是多麼的模稜兩可,結果只能是 雖議論紛紛但莫衷一是。 慈禧做出了兩項決定:一、安撫亂民;二、命侍郎那桐、徐景澄立即去北京與天津之間的楊 村與聯軍司令西摩爾交涉,讓洋人們不要派軍隊來北京。然後,〃揮群臣出〃。 御前會議沒有解決如何對待義和團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是目前帝國一切問題的要害。 光祿寺卿曾廣漢、大理少卿張亨嘉、侍讀學士朱祖謀和侍讀學士惲毓鼎四個漢族官員對慈禧 依舊偏袒義和團感到失望……〃會議未得要旨,亂且未已。〃於是他們有意走在群臣的最後 ,然後回頭重新跪在光緒和慈禧面前:〃臣等尚有言。〃 張亨嘉首先表示,義和團要堅決滅除,滅除的辦法很簡單,殺幾個就行。朱祖謀是個膽大包 天的漢官,竟然質問起慈禧來,他說,太后既然相信義和團亂民可以滅洋,但不知太后準備 依靠誰來完成這個任務?慈禧說,我依靠的是董福祥。朱祖謀說:〃福祥無賴,萬不可用! 〃慈禧大怒而色變,厲聲問:〃汝雲董福祥不可用,請其可者!?〃朱祖謀一下子說不出來 。這時,惲毓鼎說,山東巡撫袁世凱忠勇有膽識,可調入京彈壓亂民。曾廣漢接著說,兩江 總督劉坤一亦可。 榮祿在場,感覺到應該立即結束這樣的對話了,於是開口說,已經準備調袁世凱進京了。 四個漢官覺得該說的說出來了,於是磕頭出門。 慈禧〃猶怒目送之〃。御前會議史料彙集於惲毓鼎《崇陵傳信錄》、羅■■ 《庚子國變記》等。 第一次御前會議就這樣結束了,沒有統一帝國政府的立場,更沒有制定出任何應急措施。 那個被慈禧派出去和洋人談判的許景澄剛出北京城門,轎子就被義和團攔截,幾個農民把他 從轎子裡拽了出來。義和團殺人的時候有個儀式,點燃一張寫有咒語的紙,觀看紙灰飄起來 的形狀,如果形狀不對,殺。至於什麼形狀屬於不殺的,解釋權在義和團方面。許景澄,這 個肩負帝國政府使命的高官,此刻被捆在樹幹上,臉色蒼白地看著紙灰如何飄蕩。 他被釋放了。 他暫時沒掉腦袋完全是僥倖。 整個帝國是否能夠如此僥倖,就很難說了。  
大沽口炮臺和中國奸細(1)
從中華帝國的版圖上看,天津附近的海岸,是帝國國防最緊要的戰略地,因為這裡的海岸與 帝國都城的直線距離僅僅150公里。 帝國已經被這個地理現實折磨得患了神經衰弱:在此之前的50年間,外國軍隊在這裡登陸 並且直搗帝國都城的嚴重事件,已經發生過三次。而更令人擔心的現實是,外國軍隊三次入 侵,帝國的正規軍沒有一次阻擊成功。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