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農閒的楊老二家,不再修房,卻幹起了好人好事——全家總動員,連月娘都揹著五小丫,上陣!
幹什麼?
楊大年和大兒子,一人一鋤頭,剷草皮!連帶著一些草根都給剷出來了。
雙胞胎在田邊土角轉悠,初了找能吃的野菜外,連一些雜草都給割回了家!
月娘就揹著五小丫,隔一段時間,把草皮翻曬一下;再就是,把小的兩孩子揹回來的草往房角的糞坑裡倒!
“月娘,你們家這是有什麼新主意?”馮大嫂看這一家人這幾天齊齊出動,輕聲笑問道!
“他爹在說,下半年種小麥,估計肥料緊張,這不,能漚肥就先漚一些!”在馮大嫂面前,月娘從來沒想過要隱瞞什麼。
“這草嫩,現在就開始漚,到點小春時到也可以用了!只是,那草皮鏟得這麼幹淨、、、、?”馮大嫂想,總不至於當真是大路不平人人鏟吧,草封了路,這楊大年還真心好!
“呵呵,太陽好,把草皮鏟了,曬乾燒了,當草木灰用!”月娘笑道,自己也是第一次聽四丫頭說起。這孩子,比他爹都還像個莊稼人了。
飯桌上,那丫頭說可以燒草積灰後,楊大年夜裡就在月娘耳朵邊唸叨了幾句,說這丫頭,要是生個男兒身,這楊家,指不定會發達了!
就算是一個女兒,夫妻兩早就當寶,這會兒,更是當眼珠了。
“呵呵,月娘,看看你家,大人孩子都齊心,你呀,好日子在後頭呢!”馮大嫂聽完,讚不絕口。
是啊, 人家一家都齊心過好日子,自己一家,卻天天唱大戲。
都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倒下來。
自己家,那掌家的老太婆,理不正,言不通,卻一手遮天。
折騰吧,折騰,看最後要把一個家折騰成什麼樣才罷手!
一連幾天,李家寨子大小道路上的草,被鏟竊一空!
曬乾了,楊大年集中在幾個空曠的地方點燃燒了起來。
一時之間,七八個火源濃煙滾滾,在青山綠水之間冉冉上升,場面很是壯觀,大有峰火戲諸侯之勢!
不過,也有點環境汙染的嫌疑,當然,這只是楊子千小朋友心裡在內疚。
至於李家寨子的人,在看到煙火,看到野草燒成灰,再被楊大年挑來糞,一堆堆的壘在空地上時,大家都搖頭感嘆:這楊老二,腦袋空得很,這種積灰的方式都想出來了!
人家想出來,你想跟風都跟不上。四面八方光禿禿、一片泥色的道路,就是他們一家人的傑作,你還能怎麼去積灰,除非再去鏟一層泥起來!
想想後山,大樹下的那些肥泥,到時,只有先下手為強!
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卻也不能現在就動。
一家家的,在吃夠了魚腥草,搶摘了白槐花,再有翻遍了嫩蕨草,喝了腥臭的魚湯後,終於盼來了穀子彎腰,泛黃。
盼望著,盼望著,立秋就快到了!
今年,打穀子,還可以借用楊大年家的拌桶用一用,想必,輕鬆快捷,只希望,能有一個好收成!
楊大年比誰都盼望著有好收成,特別是沙田。
算著,離去年的暴雨,還有幾天時間,他每天,睡前看天,早起看天,就指望著,今年,千萬千萬挺到秋收!
“哥,你看,今年的雨水比去年是不是要多些?”楊子千低聲問著大哥,他在石牆上寫寫畫畫的,記錄不少!
“嗯,這上半年,比去年多很多。不過,最近卻明顯減少了。照這樣下去,或許,沙田今年有望收穫!”楊子木如同一個半仙,在牆上指指點點,掐指算道。
接下來的幾天,每一次打雷,楊大年都特別緊張。
“雷公先唱歌,有雨都不多!”楊子千看老爹這高度緊張,甚是心疼,於是,出言安慰道。
“這孩子,像一個老莊稼,還說這話勸我了!”這些,都是千百年來,一代代傳下來的農家經驗。自己也是急糊塗了,既然先打雷,還怕什麼。
果真如此,直到立秋,直到最先把拌桶搬到沙田,楊大年都還有一種如夢的感覺。
“這沙田,終於不長沙,終於正經的長了一回穀子了!”第一把開工,楊大年就激動的感嘆了一句。
八挑毛穀子挑回壩子裡,就算是曬乾了,除了空的,半空的,也能出六挑幹穀子。按照往年的經驗,交租子餘兩籮,現在,就可能是餘十四籮了。自己家,終於不再擔心糧不夠吃了!
溫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