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榘在問詢之下,只昂首微笑,一句一字都不答覆,也不請求寬恕,因為他十分清楚自己落得今日下場的根本原因,申辯又有何用?法官再向他發問,還是一言不發,無可奈何,只好仍令還押。這個審問徒具形式而已,雖未宣判,實則等於宣判,因為在逮捕令上已註明了韓復榘的罪狀和革除韓復榘的二級上將及本兼一切軍政職務的處分,所以距離韓復榘的死期已不是太遠了。
1月24日,蔣介石命令看守韓復榘的特務人員將韓槍斃在軟禁他的樓內。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24日晚七時許,有一個特務走到韓復榘的面前說:“何審判長請你談話,跟我去!”韓復榘信以為真,就隨其下樓,但走到樓梯半腰中一看,院子裡佈滿了持槍待放的哨兵,方醒悟到自己將死到臨頭,於是說道:“我腳上的鞋小,有些擠腳,我回去換雙鞋再去。”他邊說邊回頭,就要重新上樓,就在他回頭上樓的腳剛邁出一步,站在樓梯邊的特務已開槍向韓復榘頭上打去。韓復榘一回頭,說了一句:“打我……”這大概是他生前最後的遺言了吧。這時連續的槍彈已打倒了他,歪在樓梯血泊中。他頭部中兩彈,身上中五彈,計打中七槍而死。
韓復榘戎馬一生,沒有喪命于軍閥混戰,沒有喪命於日寇的炮火,然而,卻死在了戰時首都(一說武漢)的一座二層小樓上。蔣介石捕殺韓復榘,起因深遠,放棄山東只是藉口而已,但在當時來說,對韓復榘的嚴厲處分,確使抗戰士氣為之一振。據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之經過》中回憶,當時韓復榘所統率的“集團軍自韓氏伏法,士氣振奮,即以一部確實佔領孟靈山、李家宅、安興集之線,以第八十一師直取汶上,第二十二師進攻濟寧……激戰數日,敵我短兵相接,肉搏巷戰,非常壯烈”云云。
張靈甫:名將與他的絕色佳人(1)
名將張靈甫未死於外御,而死於內戰——1947的孟良崮戰役。
有感於“秀才造反,十年難成”的奇才
張靈甫,原名鍾麟,又名宗靈,字靈甫,陝西長安鄉大東村人。他長到8歲的時候,村裡的私塾先生豎起大拇指對張鴻恩說:“我看你這個小兒子,生得眉清目秀,聰穎過人,你送他到我這裡來讀書,將來一定前程無量。”張鴻恩在村裡是種莊稼能手,家境還算過得去,於是將張靈甫送進了私塾。果然,小靈甫學習勤奮。10歲那年,他進入小學,成績優異,受到老師和家人的讚譽。
18歲那年,張靈甫考入了古城西安著名的長安中學。歷史名城深厚的文化積澱,使這位聰明好學的農村青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是文廟(現西安市碑林博物館)裡的1000多塊碑帖,使他歎為觀止。
平時,張靈甫常常臨摹何紹基字帖。每逢節假日,他都帶上紙筆,興沖沖趕到文廟,一字一字地臨摹歷代各著名書法家的碑帖。他聚精會神,多次忘記了吃飯,肚子實在餓急了,他就隨便買塊燒餅充飢。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字很快聞名全校。學校專門為他舉辦了書法展,觀者如雲。
陝西當時出了個國民黨###于右任,他曾東渡日本留學,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辛亥革命勝利後當過南京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1922年,他回到西安後又出任靖國軍總司令、討賊軍西北第一路總司令。
于右任的書法當時已譽滿神州。一天,他聽西安書法界名流說到長安中學有個學生,書法寫得相當好。
于右任很想看看這位後生究竟如何,就來到學校,叫張靈甫當場揮毫。面對這位大官、大書法家,張靈甫一點也不緊張,拿起筆來揮灑自如,一連寫了5個條幅。于右任細細端詳,驚訝之餘,又大喜過望,連連拍著他的肩膀說:“奇才,奇才!後生可畏啊!”
張靈甫對歷史十分愛好,常和志趣相投的同學一起談古道今,指點江山,評論中外。
1923年中學畢業後,他回家鄉當了短短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師。
那時的中國,國共兩黨正在醞釀合作,《新青年》、《嚮導》等介紹進步思想的刊物廣泛流傳。身處窮鄉僻壤裡的張靈甫也感受到了時代風雲的激盪,不由得熱血沸騰,跑到北京考入了北京大學歷史系。
北京的學生運動風起雲湧,張靈甫深受感染,積極參與。但他又感到“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於是決心投筆從戎,到河南開封參加了胡景翼的國民二軍軍官訓練團。
張靈甫此時雖然年齡不大,但已有自己的思想,身處風雷激盪而又複雜多變的政治局勢之中,他不斷地思考著中國的出路和個人的何去何從。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