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瑜今天的心情,那就是“豐碑無語,行勝於言”。那個豐碩很大的碑上面不一定要刻任何的字,而在清華的校園裡面,大家都看到的,就是在日晷上面刻的四個字,行勝於言。這不但是清華人的信念,也是所有中國人應該奉行的一個價值,它更是兩岸雙方在未來檢視對方誠意和善意的基礎。
……
所以,不論是在大陸還是在臺灣,清華的學校史正是中華民族否極泰來的成長史,也是和解再生迎頭趕上的奮鬥史。所以,清華這個學校,我們用16個字來形容“一塊招牌,兩間店面,殊途同歸,自強不息”,這不正是兩岸當前的一個縮影嗎?
宋楚瑜用“豐碑無語、行勝於言”八個字來形容當時的心情,恰當、貼切,給人很深的印象。“一塊招牌,兩間店面,殊途同歸,自強不息”,短短十六個字,高度概括,十分凝練,恰到好處。
再比如,一位領導在講到執法問題時說:
現在全市有那麼多的違法建築,是怎麼起來的,主要還是法規執行不力、規劃約束力不強造成的。規劃局一定要敢抓敢管,敢於得罪人,敢於負起責任,定下來的規劃就是板上釘釘,就是鐵打的,要毫不讓步。
五、隨“俗”(4)
對這個問題,講話者沒有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大力度”、“堅決打擊”等套話去講,而是用“定下來的規劃就是板上釘釘,就是鐵打的”,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增強了講話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堆砌“時髦詞”,或者把別人的東西生拼硬湊在一起,乍聽起來挺“新鮮”,可是細細品味起來,似是而非,很不準確,讓人感到有一種“生吞活剝”、“消化不良”的感覺。
3.人文化
就是要替人著想。領導講話的實質,從根本上講是一個態度問題。是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為群眾著想,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達給群眾,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如何表現自己的語言才能,其效果絕對不一樣。現在,有的領導幹部熱衷於講官話,講大話、套話、空話,長篇大論、雲山霧罩,把非常簡單的道理繞來繞去,結果是,不講時群眾還明白一些,越講群眾越迷糊,要麼是語言駕馭能力較差,離開稿子就講不成話,要麼是故弄玄虛,人為地設定溝通障礙,這些做法都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4.口語化
講話講話,本身就是說話。可現在很多人講話時卻像念檔案,雖然不會犯錯誤,但聽起來像個老學究,聽著讓人昏昏欲睡。所以,不管級別高低,講話都應儘可能口語化。對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儘量用短句、少修飾;文言句子和倒裝句要儘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聽眾的錯覺或分散注意力。
—善用口語詞彙。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寫成“馬上”;“從而”可改成“這樣就”;“連日來”可寫成“這些天來”;“地處”可改成“位置在”;“備定”可寫成“準備好了”等等。一個意思有幾個詞都可以表達的,要儘量選擇其中一聽就懂的詞,如“對壘”、“交鋒”就不如“比賽”通俗易懂。不該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寫成“同一時期”,以免發生誤會。
—慎用方言。這主要是針對聽眾面比較廣、人員比較多的情況而言。因為這種情況下聽眾可能來自五湖四海,用方言土語多了,有些人就聽不懂,就會影響講話效果。當然,若是小範圍的會議,大家都是本地人,這個時候適當運用一些方言土語,還會起到拉近講聽者距離、增進感情的作用。
—少用文言。有些難懂的、文縐縐的成語,最好不用。如果用一兩句,也要專門作出解釋。但是早已口語化了的成語,還是可以用的,這樣才能使講話稿的文字生動,雅俗共賞。
我國著名的計算機專家、“兩院院士”王選教授不僅在科技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同時他的講話,個性十分鮮明,口語化強,深受歡迎。他的講話,從沒有外交辭令,他從不說那些沒油沒鹽的話;不喜歡人云亦云,套話連篇,像八十老太一樣嘮嘮叨叨。有次在電視臺做節目,主持人要嘉賓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王選教授說:“我是一個曾經作過貢獻,今天高峰已過,趕不上新技術發展的計算機專家”。僅僅幾句話,充分體現了他率真、坦蕩的性格,很是耐人尋味。他說:“一個科技工作者老是在電視上拋頭露面,說明他的科學生涯快結束了。”“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態,要知道自己是一個過時的人”。身為“兩院院士”,王選卻認為院士這一稱號是社會對科學家歷史的一個肯定,“它是一個